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特色小镇成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2)

2017-03-13 09:39:02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经由特色小镇创建,不光会为区域经济发展打牢基础,促进升级转型快速推进,同时还能带动有效投资增长、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改革创新迈向纵深等一举多得的“溢出效应”。

一是带动有效投资增长。“促进投资增长,一定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特色小镇的蓝图一提出来,企业就找上门来了。”翁建荣说,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理念下,以创建浙江省级特色小镇3年内累计投资不少于50亿元算,仅此一项就能拉动五千亿元的投资,加上各市各县自主创建,拉动投资将超过一万亿元。

二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郑新立表示,特色小镇大多位于城乡接合部,能够带动周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所有参与者都身处宜业宜居的优美生态环境之中,可谓“空间虽小、多方受益”。

“小镇有重创空间、研发基地和生活社区,周边有湿地公园、商场、教育配套齐全。”加拿大海归人才、浙江海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乔治说,在梦想小镇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春节回家发现,工作机会多了,环境也“和城里一样”。广西硕龙镇中越风情小镇在引进专业旅游开发公司开发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环境明显改善,成为美丽新农村的典范。

三是促进要素集聚推动改革创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副教授吴东认为,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各项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在浙江,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改革、人才新政等各领域改革措施都在特色小镇先行先试,吸引了浙大系、阿里系、浙商系、海归系等创新资源。一些地方尝试引入企业参与城镇建设运营取得不少经验,比如,华夏幸福基业以PPP模式建设河北固安产业新城,国开金融以市民农庄模式推动城乡一体发展等,实现了政府管理服务、企业专业化经营、市场主体价值创造的有机统一。

小镇经济已成燎原之势

小镇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观察者们认为,特色小镇凝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区域经济和产业从重“量”到重“质”、从模仿到创新的突破力量,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表示,对比国际知名小镇,结合自身独特优势,特色小镇有望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比如瑞士达沃斯小镇是医学圣地,形成了‘环境+疗养+会议’的特色,乌镇互联网小镇正逐步成为互联网高地,主打‘环境+互联网+会议’的特色也能成功。”

遵循“特色牵引、市场主导、产业支撑”为原则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经过几年探索,各地已经成功涌现不少富有产业支撑、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的活力无穷的“小镇经济”。如嘉善的巧克力甜蜜小镇,三亚亚龙湾玫瑰谷小镇、二道河镇冰雪小镇,已经成为一个农旅高度融合、产业链丰富,带动周边村民奔小康的小镇。

以传统村落格局和优美自然山水为本底,以经典文化和产业为特色,如苏州刺绣小镇、绍兴黄酒小镇、漳州古琴小镇等一批极具历史韵味的文化、独特传统产业在特色小镇中得到传承。“振兴、传承历史经典产业不光具有经济意义,更是保存文化记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表示,特色小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佳体现。

由于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专家建议,政府的支持政策要突出创新和绿色发展,在政策组合上也要有完整周密的体系。而在衡量与检验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可行性与成长性方面,要全面细致地确立起市场效益的标准,不能只看静态效益,要看横向纵向比较后的动态效益,也不能只看即期效益,要用变化发展眼光看长远效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