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十五年财政收入增长50倍 PPP助力河北固安新型城镇化(1)

2017-02-22 18:12:3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网北京2月22日电 尽管距离天安门只有短短50公里,21世纪初期的河北固安乡镇干部并没有“身处天子脚下”的“自豪”。那时的固安在整个廊坊市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是典型的吃饭财政。

人们怎么都没想到,仅仅15年,曾经的萧条小城竟然变身“京南明珠”熠熠生辉,2015年,固安县财政收入达到55.9亿元,经济总量跃升全省第二。而这巨大变化,正是缘于近年来频频被提起的“ppp模式”。

土沙地也能引来“金凤凰”?15年缘分不尽依靠“契约精神”

2002年,尽管周遭县市招商工作如火如荼,已挂牌10年的固安开发区却始终无人问津。有固安人甚至感叹:“那时候谁要被调到开发区,就和古代被贬发配差不多。”

的确,一块一穷二白的沙土地,什么基础建设也没有,凭什么留住“金凤凰”?但若县里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钱又从哪来呢?

然而,这个如今仍然困扰着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随着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的到来,迎刃而解。

2002年,在ppp模式还并不流行之时,固安政府就和华夏幸福签订了一项排他性特许经营协议,协议期50年。具体操作方法是,设立三浦威特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园区运作,固安工业园区管委会履行政府职能,负责重大事项决策、规范标准制定等,确保公共利益最大化。从此政府、市场各司其职。“是固安政府成就了华夏幸福,也是华夏幸福成就了固安县。”回想起合作的15年,华夏幸福执行总裁叶珺这样说。

然而,要发展一个产业园区并不是盖几座房子那么简单。在叶珺看来,“前期投资大、后期投资小,前期回报小、后期回报大”正是产业园区建设的特点。而要达成产业园区建设,政府和企业长期“劲往一处使”是关键。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这ppp别看p多,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最后这一个p(Partnership)。”

对于第一任固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旭来说,政企间信任的第一步缘于实干:“两年时间里,华夏幸福都没急着招商上项目,而是砸下3000万扎扎实实做规划,我们当时心里就有底了,这个企业是真来干事的。”

华夏幸福也从没有“捞一笔就撤”的打算。“在固安,我们对企业的路源把控可能都超过政府。环境评估是否过关、投资强度大不大、产业先进性够不够,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叶珺指出,“尽管严格的把控给我们当时的资金链造成很大考验,但我们宁愿发展慢一点,把前期积累都砸在固安,也要挑好项目。”

严格把控换来的是发展的长效。叶珺告诉记者,尽管固安发展已有十余年,但基本上到最近这一、两年才碰到第一轮腾换,而在很多其他地区的产业园,这个发展周期要短好几年。

把园区开发交由市场的同时,固安政府把精力集中在简政放权上。

“现在,工商、土地、环保等10多个职能部门在园区设立分局,园区为企业服务人员有100多人,服务内容近百项。”固安工业区管委会主任于洪武说。

此外,如何保证ppp项目不受任何人情干扰,是很多民企关心的问题。固安工业园项目从启动至今,历经4任县委书记、5位县长,换了10任经理,靠的正是政企间的契约精神。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所说,合作双方责权利都要明确写进合同,在法制化框架下进行操作。对地方政府违约行为,应探索建立制约机制,切实保障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