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李象益:科技教育重在创新 中教股份任重道远

2017-02-07 17:15:5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互联网带来了全新思维,引导着每一位‘知识的探索者’从好奇心、想象力走向创造力。”鸡年伊始,科普界诺贝尔奖“卡林加奖”获奖者李象益教授,走进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教股份),以“世界科普教育走向与科技馆创新”为主题,为中教股份的员工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报告。

培养创新思维 注重“非正规教育”

报告会过程中,李象益教授不断采用模型、视频、魔术、实验等方式展示全世界及国内的科技教育案例。他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用多元数字化、移动化、网络化的技术与工具实现随心学习。科普提高科学素养至少有四个层次,科学知识积累、科学应用能力、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和价值观,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科普停留在知识传播层面。”

“我们的教育很大程度地停留在浅层次上,比如我们中国科技馆门口每天来十几个大巴车,带着七八百个学生来,但是到科技馆里头,在一个展品面前只停留几分钟,转一圈就走了。”李象益教授表示,这种教育属于无目标的非主动性学习。而美国很多科技馆里是有老师带着学生有目标、有组织地系统学习,参观完成之后还会进行小组探讨,这叫“非正规教育”。这种有目标的学习,会启发学生的思维,从知识层面的传播提高到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层面,甚至是精神价值观这个层面。所以我们在科技馆或者说科技教育应该加大“非正规教育”的比重,推进深度理解和深度学习。

科普教育: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李象益教授高度关注移动互联网新兴技术,但他强调那还是手段,科普教育提高科学素养的目标不能忘记。青少年是科普教育的主体,“全世界的科普箭头都是向下的,关注科普,就是关注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新兴技术不完全掌握在专家和专业手里,而实际上是掌握在公众手里。李象益教授指出,这就要求教育方式的转变,把原有的灌输式教育理念转化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甚至是科学精神的传播,把科学传播变成注重当前,注重未来的探索过程。

“我们要从告诉孩子们‘是什么’转变为让他们来问‘为什么’,让他们学会情境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这个过程太宝贵了,正是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养成。不断的‘为什么’,激起的就是好奇心。科学家是什么?不就是具有好奇心的长大了的孩子嘛!”

让左、右脑都积极地开动起来

“很多时候,左脑和右脑可以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进行自我调节,轮流占据支配的位置。”在讲到全脑开发这一环节时,李象益教授让全场中教股份的员工,左手捏右耳、右手捏鼻子,又迅速右手捏左耳、左手捏鼻子……不断循环往复,这让全场顿时欢声一片。

科技教育重在创新

“科技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的孵化地,在科技理念方面,我们依然在紧跟世界教育科学的走向。”李象益教授坦言,在“互联网+”时代下,中国的科学教育、科普教育还与世界有一定差距,很高兴有像中教股份这样的教育企业在完善和弥补科技馆教育的不足,为中国的科技教育做贡献。

科技教育之路 中教股份任重道远

伴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教股份始终坚持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如今中教股份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装备的领航者和知名品牌,主营业务涵盖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装备、校外科技教育及教育创客四大核心领域。

中教股份校外教育团队面向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以及学校科技教育、学校科技楼、实验楼提供规划设计服务、课程设计服务、教育装备以及师资培训、运营指导服务等。目前已经成功助力潍坊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湘潭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孝感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玉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全国各大科技教育基地的建设和运营。

中教股份深刻解读李象益教育的指导,科技教育的创新,首先是理念目标,产品不能停留在知识传播的层面上,要进一步提高到思想方法;第二是技术,互联网背景时代,一定要集中研究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科技教育上的应用,比如大数据问题、新媒体、数字技术、以及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第三是创新,要推动科技教育产品的创新,不能只做简单克隆。

中教股份深知在科技教育的问题上,要引导学生做好参与、互动、体验的环节,让更多的青少年主动加入学习中,把提升青少年科教教育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使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