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王要小学的孩子都会收到两个塞满书信的大包裹,信的落款是武汉纺织大学新青年公益团队。
5年来,这支公益团队的2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接力,用6000多封书信为300多名留守儿童织出一片爱的天空。他们坚信“改变世界,从改变下一个你开始”。
因书信结缘
书信陪伴计划源自志愿者葛明的一次支教经历。
2013年6月,担任武汉纺织大学志愿者协会主席的大三学生葛明,入选一家扶贫基金会发起的公益计划,曾深入全国各地农村走访和支教1年。
在湖北省建始县明德小学支教时,一次家访让他印象深刻:一个小女孩因为长期留守,和同学、爷爷奶奶交流很少,对学习、生活也很消极。
家访经历让葛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格外关注。贫困学校硬件设施在不断改善,价值万元的教学设备已不鲜见,爱心人士送书包送钱物,暑假支教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短期的快乐,但也留下新的空白。“他们缺少父母关爱,将内心包裹很紧,有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葛明说。
葛明尝试用信件与留守儿童交流,避免面谈的尴尬。让他意外的是,平日里言行拘谨的学生,在信中说出了很多心里话。
看着讲台下那些稚嫩的面庞,葛明脑海中涌出一个质朴的想法: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写信,让爱陪伴更多的孩子。
当年9月,葛明就通过学校志愿者协会,在全校发起第一期留守儿童书信陪伴计划。同时,明德小学给出第一批留守儿童名单。
志愿者的选拔异常严格,第一轮面试了解性格和责任感;第二轮模拟回信演练,观察志愿者在信件中对敏感问题的处理。
李立群读《海瑞写给隆庆皇帝》 徐涛读《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杨立新读《朱元璋写给国子监太学生》 中国网娱乐1月4日讯“古人都这么有个性吗?”《见字如面2》新年继续用书信穿
原标题:厉害!妈妈和儿子同时大学毕业,母子间的书信感动了无数人“今年6月,她将同我一起,从浙师大毕业。而这个人,正是我的母亲。”6月毕业季,浙江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对母子毕业生即将一起跨出校门。
梁淑秀(右)终于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姐姐。@五通桥警方 图 1月3日,80岁的梁淑秀与姐姐梁淑清告别后,离开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荣丰村,返回大连。姐妹俩上一次见面,还要追溯到3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