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执一事,终一世——记高原铁路“探路者”刘争平

2018-06-13 15:56: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拉萨6月13日电(记者张京品、王军)一生执着于一条线——青藏铁路,专注于一件事——研究冻土,这就是刘争平!

刘争平今年47岁,1993年从西安科技大学毕业后到兰州工作,成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科研人员,从此与铁路结缘。

青藏铁路是新世纪国家重点工程。2000年,刘争平走上高原,成为青藏铁路的“探路者”。

困扰青藏铁路建设最大技术难题是高原冻土。“冻土是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受工程的影响,极易产生融化下沉。”刘争平说,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要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如何保证修建中冻土不融沉、路基保持稳定,被西方铁路界认为是“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

从2000年到2001年,刘争平和同事迎冰雪,蹚河水,战黄沙,努力获取准确的冻土数据。

“最难受的是在五道梁兵站过夜,半夜经常被冻醒、缺氧憋醒,成宿成宿睡不着,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但想着冻土研究事关青藏铁路的建设,熬一熬,就坚持下来了。”刘争平回忆。

他的搭档胡涛告诉记者,五道梁海拔约4700米,到五道梁的第二天,刘争平在洗碗的时候就晕了过去,大家劝他下山“缓一缓”,但他坚持不下山。

靠着这份坚持,刘争平和他的团队经过艰苦的现场调查,获取了12万组数据,组织完成了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区800多个地温观测孔的测试工作,绘制了国内首张1:200000大比例尺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温分区图》,创新形成世界领先的整套冻土综合勘察技术,编制完成冻土工程技术的“中国标准”,为青藏铁路建成世界一流高原冻土铁路铸就“定海神针”。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