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突围“重重雾霾” 化解“心肺之患”——河北抗霾攻坚记

2018-05-23 14:55:48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石家庄5月23日电(记者巩志宏、高博)近年来,每到秋冬季节,雾霾天气便成为困扰河北的“心肺之患”。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后十名中,河北每年都占5到7席。

经过5年治理,2017年河北全省PM2.5平均浓度65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39.8%,超额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确定的目标任务。

  刮骨疗毒:向结构性污染开刀

“去年11月,我们关停了2条生产线。”河北省沙河市长城玻璃有限公司环保部部长李兵辰告诉记者,去年是玻璃行情最好的时候,主动关停无异于割肉剜心,但如果环保不过关,可能会拖累整个公司的发展。

玻璃产业是沙河的支柱产业。目前,沙河年产平板玻璃1.6亿重量箱,约占全国总量的20%。邢台市环保局沙河分局副局长张利阁说,因玻璃企业集聚,沙河面临着巨大环保压力。为此,沙河实施了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玻璃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国家排放标准分别为400、700毫克/立方米,当地将标准分别提升为50、200毫克/立方米。

产业能源结构偏重是河北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钢铁、水泥、电力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工业排放量的75.7%、87.2%和87.5%,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

2013年以来,河北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把结构调整作为治本之策,打出减煤、治企、控车等“组合拳”,强力推动大气污染治理。

河北省副省长李谦说,河北制定并执行严于国家的标准,2013年到2017年全省累计压减炼钢产能6993万吨、煤炭3144万吨、水泥7057万吨、玻璃7173万重量箱,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针对“一煤独大”能源结构带来的污染痼疾,河北开展“歼煤攻坚战”,累计完成农村气代煤、电代煤327.8万户,对涉及地区取暖期PM2.5平均浓度改善贡献率达44%。

由于历史原因,河北不少县区形成“散乱污”企业扎堆现象,对环境造成重要影响。2017年,河北按照关停取缔一批、整合搬迁一批、提标改造一批原则,清理和整治10.8万家“散乱污”企业。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