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南宁:“治”出来的马路文明

2018-04-18 09:15:2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由于电动自行车太难管,‘一禁了之’也曾成为一个选项,甚至几乎要进入操作层面。”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罗义学介绍说。但是,在方便管理和方便市民之间,南宁最终选择了后者。

2013年,南宁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上牌制度,从当年8月开始,半年时间,南宁市政府“自掏腰包”集中完成了108万辆存量电动自行车的免费注册登记工作。电动自行车在南宁正式有了合法身份。

电动自行车合法了,怎么为其套上缰绳,让它们在法治的轨道上奔驰?蒋卫红介绍说,从2014年开始,南宁创造性地推出了“以学促管”“学罚结合”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新模式。市民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核发号牌、行驶证时,参加交管部门组织的交规学习和测试是“必修课”;市民骑电动自行车违法,在市区主要路口设置的学习点参加交通安全学习是“规定动作”。“参加学习一次,牢记一生平安”,2014年以来,南宁交管部门共组织参加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学习600多万人次,平均每名车主和驾驶人参加一到两次以上学习,有效补齐了交通安全教育的短板。

与此同时,南宁下大力气优化交通组织,让电动自行车享有充分的路权: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保留和设置非机动车道,优先保障行人、非机动车通行;合理调整并设置电动车自行车专用进口道,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无干扰通行;设置电动自行车停车驻留区域;在有条件的路口加装新国标的非机动车信号灯。在南宁的街道上,电动自行车享受到充分的“礼遇”。

而让南宁市民感受最深的则是声势浩大且持久的电动自行车交通乱象整治,结果也是立竿见影。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市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60.38%、15.87%和3.13%,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