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假劣种子打起“游击战” 业内人士:要抓好源头治理

2018-04-17 07:49:58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此外,一些地区对“套牌套包”种子的执法态度“暧昧”,一些基层干部甚至认为这样的“李鬼”种子虽然侵犯研发企业知识产权,但因为价格便宜、产量和质量差距不大,农民从中“受益”。

完善“全程监管”任重道远

江西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长胡仲明等基层干部和业内人士建议,在加强打击各类涉种违法行为的同时,更要完善长效机制,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调整监管思路,创新管理方式,抓好源头治理。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执法管理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多位基层干部建议,种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核心产业,规范种子市场一头连着农民收入,一头连着产业安全。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基层种子管理和执法机构工作经费,加强基层种子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尽早实现种子质量的全程可追溯。

二是建立源头治理责任制度。要按照“谁发证、谁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发证企业的监管,并要求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依法生产、守法经营。要加强制种基地的管理,国家级制种大市、制种大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向省农业委员会递交责任状,强化对生产基地的监管,切实履行源头治理责任。

三是实行“一案双查”追责制度,防止执法真空。各地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于查处的种子大案、要案,主动发现的或积极配合查处的,不承担主体责任。若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甚至故意掩盖、袒护违纪的,必须有责必问、有错必究,真正发挥责任制的权威性。

此外,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少虎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种子企业“门槛低”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乱象,建议提高种业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国外种业市场相对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以大企业为主。虽然新种子法有利于大型企业的发展,但国家对中小企业的退出没有太多实质性举措。相反,相关政策还越来越宽松。”张少虎说。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