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陈志远做客新华网解读最高法工作报告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于子茹)9日,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陈志远做客新华网,解读最高法工作报告。陈志远表示,2016年3月份开始,人民法院向执行难全面宣战,拉开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序幕,两年来,经过艰苦努力,取得重大进展。
“查人找物难,财产变现难,一直是困扰执行工作的瓶颈,人民法院直面矛盾、直击关键,在解决两大难题上取得重大进展。”陈志远说。
为解决查人找物难题,最高人民法院与公安、工商、银行等10多个部门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存款、房屋、车辆、证券等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执行人员足不出户即可依法查询被执行人财产和相关信息。
为解决财产变现难题,出台关于网络司法拍卖的规定,确立以网络拍卖为原则、委托拍卖为例外的司法拍卖新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网络司法拍卖平台。
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推进执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先后出台15个司法解释和33个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统一管理、统一指挥、上下一体、内外联动的执行指挥体系,四级法院统一办案平台全面上线,规范执行权的“制度铁笼”和“数据铁笼”越扎越紧,有效解决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还联合60多个单位构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网络,建立健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累计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996万人次,限制1000多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391万人次乘坐动车和高铁,220多万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了义务,全社会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初步形成。
但陈志远也指出,“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今年是决战之年,人民法院将全力以赴,整体联动,不畏艰难险阻,确保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坚决攻克这一妨碍公平正义、损害人民权益的顽瘴痼疾。
编者按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三年过去了,“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给付申请人共计510063元 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全部未履行。 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具体情形: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