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大家谈】经济增长开启春运快捷模式

2018-02-12 15:30:5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因运输能力的不断增强,春运回家的道路不再艰难。2017年中国铁路投产3000多公里铁路新线,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了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高铁“四纵四横”网络已经形成。在西部,兰渝铁路、西成高铁、渝贵铁路陆续开通,从西安出发不到4小时即可到成都,困扰人们多年的“蜀道难”成为历史;在中部,贯通东西、承接南北的“米”字型高铁网基本成型;在北方,石家庄到济南高铁开通后,列车运行时间比以前少了一半。同时,列车数量也已增加至3819对,且高铁、城际等快速列车占比高达60%,铁路整体运力大幅提升。且根据官方计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和质量将达到世界领先。届时,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高铁网将基本建成,高铁将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左右。

因科技进步的有力保障,春运回家的时间大大缩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一代铁路客票系统的研发使用,人们通过网络“动动指尖”即可购票。随着云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成熟,各大火车站“刷脸”进站设备从571台增加到1000台,旅客只需将身份证放在闸机的扫描区,闸机上方的屏幕同时识别出旅客的面貌,两者核对时间只需3秒钟,旅客进站效率大大提高。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了列车,“网络订餐”、机器人指路等“暖科技”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人们返乡之旅中的出行体验。随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大力投入运行,北京至太原、西安、成都、沈阳,上海至昆明、厦门、合肥,南京至南宁,深圳至重庆,广州至兰州等方向,都将逐步增加开行“复兴号”,人们回家的时空距离大大压缩。从购票、进站到途中,各个环节的效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得春运出行正变得更快、更“贴心”。

关键词:莫开伟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