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1月29日消息(记者刘海奎 唐磊)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不断深入,山东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加快创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但目前我们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基础职工的素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执行力,所以对于基础职工的职业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在今年的山东省两会上,第十二届山东省政协委员冯希宁提出了“创新职业教育体系,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建议。
冯希宁在提案中提到,企业职工队伍,是支撑保障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力军和重要基础。但目前,山东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复杂,转型升级中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职工因自身素质跟不上改造旧能发展新能的趋势以及在去产能中面临被分流的可能导致失业风险加大,这就迫切需要对职工素质进行提升。这也是冯希宁倡议加快创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
加快创新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多方的合作。学校作为人才的培训基地,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学校在职业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困难,“现阶段学校并不是不想按照企业的需求去培养,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的行业发展迅速,学校的老师无法像一线的工作者一样对行业动态发展有那么及时准确的了解,并根据发展做出相应的应对”,即使想从一线的工作者中聘请老师来高校授课,实际上也是存在许多困难,“我曾经与一高校的负责人沟通,问他们为什么不从一线工作者中聘请老师来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他表示,学校想聘请的人,其收入往往都很高,聘请不起。再者,这些企业在职人员也有自己的工作,在授课时间与工作时间上也存在一定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