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土地流转下农业服务业需求迫切 如何种好地有望解决

2017-10-25 08:06:56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解决“怎么种好地”的问题

生产性服务业:农业产业发展新动力

在今年的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安徽农户老朱老两口既幸福又烦恼。幸福的是,几十亩玉米获得了丰收;烦恼的是,收回来的玉米脱粒和销售成了难题。村里缺少专门的农业服务组织来做这些事情,老两口岁数大了许多农活干不动,眼看着收到家里的玉米在阴雨天里快要发霉了,却无计可施。

老朱两口子的遭遇在如今的农村并不少见。“村里的年轻人都进城务工了,留守村里的人大多数年岁都大了,许多活计干不了。即使愿意花钱雇人来干,也找不到门路。”老朱说。

其实老朱遇到的这一难题仅仅是农业产业中的一个方面,在整个农业产业中,许多环节衔接起来还比较困难。比如经常出现的果农产品滞销问题、秸秆处理还田问题、畜禽粪污处理难题等等都困扰着整个农业产业发展。随着农地流转的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出现,这些制约农业生产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农业服务业需求迫切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宏宇不久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服务组织规模小实力弱、对普通农户带动力不强,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事情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各类服务组织,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

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突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国庆节前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自2013年首次突破1.2万亿斤大关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4年站稳这个台阶,预计2017年也会保持在1.2万亿斤水平。

“我们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韩长赋表示。

据了解,近5五年来,不仅粮食连年丰收,其他重要农产品也供应充足,肉蛋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不仅粮食生产总量上去了,农业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竞相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之比达到了2.2:1,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2200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5700亿元。而且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了65%,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的机械化水平超过75%,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以人力畜力为主转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