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记者董瑞丰)超过1/3的院士在这里担任研究生导师,全国一半以上的先进大科学装置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平台……记者日前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瞄准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不断深化“科教融合”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介绍,作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国科大近年来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整体优势,在组织架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平台、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国科大形成了深度科教融合的“两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在国科大集中学习基础课程,并接受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基础课程学习结束后到导师所在的研究所进行科研实践,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开展研究工作、完成学位论文。
2014年起,中科院大力推进研究所承办国科大学院,由知名学者担任院长,促进大学与研究所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进一步高度融合。截至2017年7月,国科大已组建了26个科教融合学院,共有86个研究机构参与承建。
同时,国科大共有3000余名专任教师;在岗研究生导师11721名,其中两院院士283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0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33人。
从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到“科学号”科考船,从我国首个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到亚洲首个生物安全等级最高实验室,据介绍,国科大拥有分布在中科院属各研究所的3个国家实验室、7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9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3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以及众多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为学生培养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实践平台。
2019年公众科学日系列报道之一: 5月18日-19日,中科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如约而至,一大批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园、天文台站、博物馆、野外台站、大科学装置等向社会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