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两个硕士竟教不了一个小学生——谁在靠你的教育焦虑“吃饭”

2017-09-12 09:52:3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记者采访发现,城市中的商业中心正在变身“超级学校”。以南京市地标紫峰大厦为例,每一层楼都有至少两家培训机构进驻。每到周末、假期,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频繁进出,孩子们的身影从一楼的英语班出来,又进入二楼的学而思培优班,匆匆吃完午饭,再进入三楼的舞蹈班。门外等候的家长中不乏硕士、博士,他们一边焦虑地在刷着手机,吐槽起步阶段的数学、拼音、图形这么简单收费却不低,但又很庆幸自己第一时间“秒杀”到了课程。

殷飞认为,要纾解家长的焦虑,不能仅靠劝家长保持理性,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从根本上打破不健康的教育生态。

培训机构被指假名师扎堆 在校生摇身一变成“名师”

现如今,师资造假已成了教育培训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光是郑峰碰到的这家不知名的小培训班,前不久,国内一家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旗下的品牌也被媒体曝光,将毫无从教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包装成“经验丰富”的名师。假名师为何成了教育培训机构的高发传染病……

一天6个多小时“泡”培训班,谁抢走了孩子们的暑假?

记者在多个省份调查发现,顶着家长、培训机构“暑期不努力 开学徒伤悲”的说辞和广告语,孩子们的暑期被看作是“抢跑”“拉开差距”的好时机。原本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的假期,如今却被“超前学”“刷题”占据,为将来升学增加砝码。专家呼吁,应该把暑假真正还给孩子……

妈妈陪娃大战培训班 夫妻年收入50万忧不够教育支出

报名这些培训课程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怕输在起跑线上。看着比平日还忙的孩子过了个“假寒假”,疲于陪读的周琪也自嘲已深陷家庭教育综合焦虑症,“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关键词:学区焦虑陪读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