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专访北京后生公益基金会赖崎——教育和传播是可以相对量化的社会效益

2017-09-10 13:56:39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三年的尝试和探索,真正让我们感动的其实是当事人本身

央广网记者:赖崎先生,在过去连续三年的爱目行动中,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赖崎先生:应该还是孩子吧。我们在这三年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探索,因为孩子习惯的养成,不能用教条的方式。我们从最早的免费视力筛查,到后来的给孩子赠送不同的护眼手册,再到我们跟儿童医院共同出书,包括在北京地区开辟第二课堂,由儿童医院的专家给儿童、家长、老师讲解眼睛的知识,包括我们在西部贫困地区建立永久医疗点、建立眼科数据档案、眼科大夫的培养培训、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进行免费的医疗救助、扶持年轻学者基于我们的筛查数据进行科学研究。三年内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真正让我们感动的其实是当事人本身,也就是这些孩子,包括我们救助过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志愿者,我们从他们单纯的眼神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其实是愿意做这个事情的,他们愿意去传播、去尝试、去重视眼睛的问题,他们不可能不爱护自己的眼睛啊!

  公益项目需要传播,而互联网最大的作用就是传播

央广网记者:当下互联网筹款已经成为公益项目筹款的热门渠道,您对于互联网筹款这种方式有什么看法?

赖崎先生:公益事业在国内还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跟社会效益很难量化其实是有关的。一个企业因为经济指标可以量化,他可以获得发展所要的资金。对一个公益组织来说,如何把社会效益量化,才能取得更多人和更多企业的支持。我认为教育和传播是相对可以量化的社会效益。教育就是我们的公益产品本身,而传播则代表有多少人知道或者认可我们的公益产品。互联网目前可以说是最大的传播者,公益项目得不到传播,它的价值就会被局限,可是一旦充分传播,唤起公众的支持,有时候就能解决很重大的社会问题。此外,我认为一个公益行为,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公益理念,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公益行为,腾讯的9.9公益日就很了不起。所以我认为互联网在公益领域将来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

央广网记者:未来对于爱目行动有什么规划与期待

赖崎先生:在三年来的行动中,我们认为教育和传播是我们现在做公益项目需要考量的指标,教育代表了我们做整个项目的意义,我们要让它成为一个可以教育孩子的东西,包括如何去爱护自己的眼睛,眼睛有问题如何正确的去处理,这都属于教育的范畴。当然教育如果不传播出去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把它传播出去,我们需要社会、舆论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未来我们会从五点方面来更好的发展我们的公益项目,第一:我们将来要坚持做免费的筛查,给儿童建立视力档案。第二:东西部地区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公益活动,在东部地区我们采取的是义务筛查加第二课堂的形式,在西部地区我们采取的是每年建立一至两个永久医疗点的方式,还会促进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医疗互助。第三:基于大数据,我们每年还会扶持一到两个关于眼科治疗的科研项目。第四:我们坚持出版护眼手册,希望护眼手册能够成为孩子喜欢的手册,成为家长能够带着孩子读得懂的读物。第五、我们会坚持医疗救助。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