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西城区411条背街小巷建临时党支部

2017-09-03 17:40:48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其实,对于像姜国章这样奋战在一线的党员而言,前期工作往往是最大的考验。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将张贴的通知拍照留存,再通过电话或微信告知居民……每做一户群众工作,他们都要这般周而复始,直到居民签署了同意拆除委托书,悬着的心才总算踏实了下来。在姜国章看来,想要让居民理解政府的工作,首先要怀揣着一颗真诚的心,因为只有争得了群众的支持,小支部带来的大治理,才能真正落实到一个个整治现场,为下一步的街巷管理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

天桥街道:小支部为民解难题

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党支部。在天桥街道,这里将支部进一步延伸,将党小组建在了街巷上,从而提升了基层党建的活力与水平,在源头上解决了百姓之忧。

在永安路社区,23名到社区参与街巷治理等重点工作的街巷长,和房管所、驻区单位以及社区积极分子中的优秀党员等一起,组建了永安路社区街巷治理临时联合党支部。定工作制度、定整治思路、定整治方法……伴随着联合党支部独创的“三定”工作方法,党员们提出,“街巷治理一定要带着感情做,做出感情来”。

作为社区积极分子中的党员代表,老街坊有着独特的知情优势,往往能够从共同利益人的角度,劝说违法建设搭建人配合街巷环境整治,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党员李玉芳不仅是联合党支部的一员,还是社区助老队中的骨干。一直以来,家住小腊竹19号的空巢老人刘大爷都是她的服务对象。在与志愿者一同为刘大爷老伴儿义务理发的过程中,李玉芳和老两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逐渐得到了老人的信任。当所有人都在发愁如何劝说老两口拆除自家的20多平方米违建时,李玉芳却并不着急,她只是在平时的聊天中告诉老人,“咱们西城是首都核心区,离红墙最近,居民就该有‘红墙意识’”。

听小李这么一说,固执的刘大爷渐渐放下了坚持,他们一家成为了社区拆违“第一户”,不光自己主动配合,还成了胡同里的“宣传员”,拉着街坊们一同加入到了协助拆违的行动中来。

当然,仅仅赢得了理解与支持,距离完成背街小巷的治理任务还远远不够。违法建设拆除后,腾退出的空间如何利用,成为了摆在联合党支部面前的头等大事。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