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街道配合胡同风貌整治工作,试点在流水巷、流水东巷、铁营胡同、铁营南巷胡同内修建固定花池20余个,花架220多延米,摆放花箱30余个,引导大家共同美化身边环境,提升胡同居住品质。 本报记者 孙戉摄
本报记者 王海燕
东四流水巷,紧南头儿今年新搭了一片花架,白胖胖的葫芦、黄澄澄的南瓜、开紫花的扁豆、又绿又长的丝瓜爬了满架。青灰色的房檐底下,还有盆栽的玉簪、指甲草、月季、吊兰、四季海棠……
“我管这叫‘都市里的乡村’,你看像不像?”流水巷17号男主人刘志高,坐在架子下面乘凉,语气很是惬意。跟他做邻居的安素云大妈,各样儿花草种得更多,光这两家的花架,就给流水巷添了不少生机。“下个月‘十九大’就开了,我敢说之后咱北京城的胡同更得漂亮。”安素云说,语气里洋溢着自豪与期盼。
背街小巷私搭乱建的小煤棚拆了,墙角的堆物堆料挪走了,腾出来的空地正好用来栽花补绿。流水巷所在的东四六条社区,今年成立了胡同“花友汇”,街道给发花籽儿,砌花池,搭花架,加入“花友汇”的各户负责平时管养。流水巷和附近的几条胡同,今年共增加固定花池20多个,摆放花箱30多个,还搭建了220多延米的花架。街巷拐角、公厕周边,能用的空地几乎都用上了。
种的花草也接地气。石榴、月季、凤仙、蔷薇、丁香、西府海棠,都是过去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儿里常见的植物,既好看又讨喜。而像丝瓜、南瓜、葫芦、猫耳朵扁豆、青红椒、茄子,种在门前,又是景儿,又是果菜。“平时也不摘,就留给大伙儿看。”铁营南巷1号院的李健每天伺弄满架的葫芦,不亦乐乎。
总书记几次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指明了精细化治理大城市的方向。本市结合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今年东城区和西城区将分别完成511条和912条胡同街巷的绿化美化提升。通过小微增绿、立体增绿,改善平房区的居住环境,为胡同居民送去绿荫和花香。护国寺有条知名的胡同,名叫“百花深处”。今年,老城千余条胡同小巷都将变作名符其实的“百花深处”。
北京老城区,一条胡同有一条胡同的故事,一条街巷有一条街巷的文化底蕴。不少胡同在提升绿化景观时,还融入了特有的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