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遗体捐献者集体纪念碑上的第1714个名字

2017-09-01 10:16:2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魏寿昆(中)、柯俊(左)、肖纪美(右)三位院士经常在一起探讨问题。(资料图片)

留英期间,致力于铜的再结晶、低碳钢焊接时的变化等研究,柯俊完成博士论文《贝茵体的切变机制》,成为贝氏体相变切变理论的创始人,引起美国、德国、印度等诸多国际顶尖金属研究机构的注意与青睐。

彼时,新中国成立,百废待举。得知国内准备筹建首个金属研究所,柯俊百感交集。几乎是同时,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史密斯教授也对柯俊极力邀请。

那时,柯俊已与在武大相识、后同样到英国留学的邱绪瑶结婚,儿子出生,生活渐稳。经历战火岁月与国外留学,柯俊明白,“能够平等对话的前提是实力”,他迫切想回到祖国,发挥一点力量。

柯俊这样回复史密斯教授:“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在英美的作用。”

身为伯明翰大学终身讲师,辞职回国必须提交申请两年后才能获批。1953年,柯俊带着妻儿回到祖国,1954年,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记者注)任教。

柯俊几十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首次阐明钢中过热过烧的根本原因,解决了长期困扰冶金界的重要问题。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中国都在研究,怎样将钢的强度提高,让同样强度的钢板变薄、钢筋变细。在柯俊带领下,新一代高强度韧钢的基础研究课题率先完成,从此生产一吨钢可节约三分之一的能源。

在学术方面,柯俊研究横跨理学、工学、史学,在金属物理、冶金材料和科学技术史多个领域,荣誉等身:

中国科学院荣誉奖章、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最高荣誉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钱临照奖、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除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学位外,柯俊还被授予该校荣誉工学博士学位,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美国萨里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柯俊一生指导过多少学生,已很难统计。

徐匡迪院士与柯俊院士的缘分,始于1954年。徐匡迪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到校不久,便见到了任教的柯俊先生,“对这位留英回来的著名教授,同学们都充满敬意。”

关键词:遗体捐献柯俊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