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遗体捐献者集体纪念碑上的第1714个名字

2017-09-01 10:16:2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柯俊院士(资料图片)

没有照片,没有生平,没有墓地。2017年8月,武汉石门峰遗体捐献者集体纪念碑上,新刻上了第1714个名字:柯俊。

邮票大小、金色的名字背后,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经历过“九·一八”事变,领导过天津“一二·一八”学生爱国示威运动,负责转移过国家民用工业物资;留英期间,在钢中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制”,蜚声国际;学成归国,创立起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参与创办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开辟我国考古冶金史研究,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101年的时光里,他留下许多标签: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2017年8月8日7点29分,老人停止了呼吸。

听闻柯俊先生捐献遗体,许多熟悉他的人说,一开始感到震惊,但又不觉意外。“这符合先生一贯的做法”,“他总是想着别人”。

有人这样概括他的一生:一颗报国心,一生为他人。

柯俊是经历过战火的人。

1935年,抗日救亡杂志《生活》周刊记录了这样一幕:天津“一二·一八”学生爱国游行示威现场,18岁的柯俊举着“学生请愿团”的旗帜,出现在第一排最左边。

1937年“七七事变”后,天津很快沦陷,就读于河北工业学院化学系的柯俊不得不南下流亡。当年秋,武汉大学收留了他。武大档案馆内,学生履历册记载了柯俊的学号:理学院化学系四年级“借350”。一年后,武汉即将失守,柯俊以91.7分、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

山河破碎,全班20多个同学,没有一个人找到工作。经恩师推荐,他来到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工作,负责将长江中下游的重型机械化学工业和纺织工程设备,迁到川、陕、滇、贵等地。

这样的时期,柯俊没忘记学习,时常边吃早饭边阅读物理、化学英文原版书籍。

1944年,柯俊得到了去英国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系学习的机会。4年后,获该校自然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他在伯明翰大学取得了终身讲师的职位。

1234...全文 5 下一页
关键词:遗体捐献柯俊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