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小杨的“见义勇为档案”迁至西安 为何无处安放

2017-08-21 17:50:2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近日,西安市大学毕业生小杨有点苦恼,为了一份见义勇为档案要落户到西安市莲湖区里“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仍是得不到明确的回复,使得见义勇为档案无处安放。

“让市民只跑一次”的西安政务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中,这份小小的见义勇为档案却无处安放,到底是职能部门推诿职责?还是社会机制不健全?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就此展开了新闻调查。

当事人小杨:多部门互相推诿 档案问题石沉大海

“我觉得,接收档案原本是个很常规的事情,到了我这为什么就这么难呢!”小杨苦恼的说。

据了解,小杨大学在北京就读,大学期间,她“勇救落水女生”的见义勇为事迹获得2013“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的表彰,因此有了一份与人事档案分开的见义勇为档案,被放置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优抚科,档案内记载了见义勇为事迹描述、相关部门认证等信息。

如今,小杨毕业后有意愿回家乡西安就业,需要把这份见义勇为档案转回户籍所在地西安市莲湖区,由此展开了一条漫长的“档案落户之路”。

小杨回忆称:“因为是见义勇为档案,在北京是归属见义勇为协会管辖的,所以我先查询了西安市莲湖区见义勇为协会,搜索地址显示的是莲湖分局所在地。”她致电莲湖分局之后,接听的工作人员回复:“我们这边没有这个协会,这个事情一般都是莲湖区政法委管。”

随后,小杨致电了莲湖区政法委,政法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告知她:“虽然莲湖区见义勇为的评选认定和相关工作都是他们做,但是档案问题办公室不清楚,可以向档案部了解。”

紧接着,莲湖区档案部回复:“不归我们管,你去让找人社局。”

莲湖区人社局回复:“我们只负责一般人事档案,这个管不了。”

莲湖区民政局优抚科回复:“你不是现役军人,我们目前的业务范围只管现役军人的见义勇为行为。”

多方辗转,小杨又拨打了市长热线,工作人员解释道:“现有的工作单位是否能接受,以及见义勇为档案牵扯到政府的见义勇为基金、福利等,不是一般性质的人事档案,这个事情还得找政法委解决。”

显然,这个答复并不能解决小杨面临的问题。她表示:“问了一圈,又转回原点,问题得不到解决,档案落不了户,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有关部门回应:承诺会处理 对安放见义勇为档案没经验

针对小杨遇到的问题,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致电相关部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莲湖区见义勇为协会:公开的电话已停机。

莲湖分局政工科回复:“这个见义勇为不属于我们的业务范围,应该是政法委负责,具体情况你询问那边吧。”

莲湖区政法委综合治理办公室刘某称:“见义勇为档案这个确实是归我们管的,但是我们负责这个工作的同事今天请假没在,你可以把你见义勇为事件的时间、地点、认定部门,事件的来龙去脉以传真的形式发给我们,以及转过来的原因,什么目的写上,我们这边会进行认定的,依法处理。”

谈话间,刘某表现出了对见义勇为档案不甚了解的状态,他也提到,这类“特殊”的档案,他们接手的并不多,确实没经验,还需要上报领导开会研究决定,如何安放见义勇为类的档案。

专家:制定完善的档案存放机制 有利于激励见义勇为行为

小杨的见义勇为档案落户算是有了进展,但档案落户期间遇到的系列问题,到底是职能部门推诿职责,还是社会机制不健全?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陕西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石英教授认为,小杨遇到的“档案落户难”问题,实属机制上的沟通问题。见义勇为协会是一个正规的组织机构,遍布全国,按常理来说,地域上的调换和接受档案应该是顺畅无碍的。尤其是在当下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接收还受阻的事情实在不应该发生。所以相关职能部门不接收该档案,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确实没有这个机制设定。

石教授还提到,从社会角度来讲,西安应该健全完善这方面的体制建设,因为牵扯到见义勇为行为后续的服务,如果可以给有过见义勇为行为的市民提供良好畅通的服务渠道,一定意义上,可以激励更多人主动见义勇为,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