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东北振兴
记者 索寒雪
“投资不过山海关”已经成为东北发展困境的真实写照,“官本位”意识、“大政府、小市场”等落后体制,层层束缚着投资者的发展。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一些孵化器看好的创业者,最后迫于家庭压力回家考取公务员,放弃创业。东北的投资环境让创业者望而却步。
为考公务员放弃创业
“我们在和东北政府做一些孵化器,我们很实在,就是要培养本地的孩子发展电子商务。”在东北某省会城市投资跨境电商和孵化器的税经理(化名)向记者表示,“因为现在和俄罗斯之间的电商发展非常快,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税经理从本地高校选择了一些大学生,择优做跨境电商。很快,他一年培养了20多家电商,“发展最好的,一个月能销售几十万美元的规模”。税经理依旧忧心忡忡,“我发现,最后真正能够做好的,做出结果的是来自南方的孩子,他们都是从南方城市来本地求学的学生。”
最让他遗憾的是,“一个很优秀的大学生,在这里做得很优秀,但是家里人给他施加压力,让他一定要回老家当公务员,并且家里已经做好了工作。”
“最后,这个大学生是哭着离开我们的。”税经理作为投资人,能够看到中俄之间的市场,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人才危机。
“在这里,就是缺少创业的氛围,本地家庭都想让孩子当公务员,没有创业的欲望,这就是东北和珠三角、长三角的差距。”
税经理非常失望,最近他回到了企业总部所在地深圳,和同事交流,“我们圈子里有一个很知名的企业,他们的IT部门全是黑龙江人,所以,东北的高校教育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整个市场氛围,并不适合创业。”
上海一家上市公司创始人同样来到东北,之所以投资东北的原因是,他想为他的家乡做一些事情,最后他选择进行贸易投资,从事跨境电商,在投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问题,他气愤地表示,“如果这不是我老家,我才不会来呢!”
他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人才危机。“我们在当地三本的学校招收了几名实习生。”但是,学校对这些临近毕业的学生并不“放人”,“这个学校很多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但是,我们在招收毕业生的时候,给我们提出了各种条款,这在上海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该上市公司创始人表示,“后来,这些孩子都不敢来了,害怕自己没法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