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广西部分工业园区闲置 五年内产值降幅超三成(2)

2016-09-12 01:55:05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目前公司负债3个亿,要完善环保设施,恢复生产预计还要投资8千万元,难度大得很。”公司董事长徐永富说。

在桂平市龙门陶瓷工业园,记者看到,数家陶瓷厂分布在公路两旁,很多土地仍然荒芜着。新权业陶瓷公司是园区最大的陶瓷厂,总经理严立文说,政府给厂区规划 了1700亩土地,但现在市场销售情况十分低迷,陶瓷企业利润微薄,货物积压严重,原先规划建设的生产线也暂时无法动工。

位于桂平长安工业园区的巴帝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高峰时的酱油原料产量近10万吨,年产值3亿元,利税1500余万元。但从2014年开始,银行共抽贷1.4 亿元,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产品无法按时交货,订单急剧下降。巴帝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负责人韦煜孟介绍,企业的三个工厂目前一个停产,另外两个属于半停 产状态,订单从每月7000多吨下降到每月300多吨,工人数量从200多人变为现在的40多人。

广西清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副经理刘巧春说,公司主要从事玉柴的配套业务,为玉柴提供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但今年与2013年同期对比,订单量下降一半,流动资金十分紧张。“目前月产值700万元,是2013年一半左右,企业整体是亏损的,也是硬撑着。”

桂平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2013年至今,全市在库规上企业减少了13家,直接减少产值20亿元。实际停产半停产的规上企业近40家,冶金工业全面沦陷,糖业、陶瓷等大批企业陆续停产。

受阻:换人换项目 换人换思路

部分工业园区发展不太理想,与当前的经济环境、政府部门工作效能、地方领导发展思路以及企业自身问题等因素相关,总结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

其一、因规划调整等因素,部分工业园区“建不动”。马山县苏博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甘献乐说,按照园区原来的规划,“十二五”的目标产值是20亿 元,但实际上只完成了3.83亿元,成效远未达到预期。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工业园的选址有缺陷,由于地处县城取水口的上游10公里处,属于水源保护地的保护 范围,且园区内还没有污水处理场,一些有意向进驻的企业无法落户。

“当初选址不当造成了今天工作处于被动,原来的规划基本无法落实,只好重新对园区进行定位,原来想发展重工业,现在改为以农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为主,导致目前发展滞后。”甘献乐说。

桂平市发改局副局长陈培凡说,2010年桂平市政府出资36万元做了一套工业区整体规划,但这个规划未能对城区发展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到2013年,桂 平市西江船舶修造工业区的规划选址已被城区包围,这份规划只好作废,西江船舶修造工业园要在别处重新规划,延误了工业区的发展。

其二、受资金规模、市场环境等限制而“长不大”。多位园区负责人表示,银行惜贷、抽贷让一些园区企业“苦不堪言”,而一些传统行业市场需求疲软,更是让部 分企业举步维艰。位于马山苏博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内的马山爱德康家具有限公司以生产高分子床垫为主,2014年底从深圳搬到马山县,去年一年就创造产值 1200万元。总经理罗永胜说,今年计划贷款100万元扩大再生产,但产品、品牌都无法抵押,机器设备只能贷到开票价格的5%,而且手续相当繁琐,最后没 有贷成。“现在的资金基本都是靠自己,银行看不上我们企业,贷款要靠房子的抵押,融资很困难。”

桂平市龙门陶瓷工业园区规划建设250条陶瓷生产线,但目前只建设了6家企业的84条生产线,而现在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这些陶瓷生产线大部分停产。桂平市发改局副局长陈培凡说,这些企业维持现有规模尚有难度,更别说按照原来的规划继续扩大生产建设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