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上海交大教授:巴铁技术不深奥 如国家立项很多人会抢(2)

2016-08-27 13:30:08  澎湃新闻网 作者:张枭翔    参与评论()人

澎湃新闻:你此前认为,只有该项目涉及的几项核心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巴铁才有可能实现产业化。目前巴铁需要突破哪些核心技术?

张建武:最核心的问题是分布式轮毂电机驱动,它每个轮子,都要集中驱动,一个轮子的功率没那么大。它不可能用现在高铁上面那种转向架,因为它太宽了,下面放个转向架,车就过不去了,它必须是单独的。巴铁需要用16个轮子来承压,每个轮子都是一个独立驱动的单元,里面内置电机,产生一定的功率、转速要调节,16个轮子如果同步的话,那就可以走了。我看了一下巴铁的最新照片,它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一核心问题。

第二个核心技术,就是车体结构和轻量化。巴铁全部采用钢结构,重量太大,压在16个轮子上,轮压很大,同时功率能耗很大,噪声也很大,这肯定是一个问题。我们当时在报告中提出,一定要改成铝合金,实现巴铁的轻量化。它现在是不是铝合金不太清楚,光看表面看不出,但整个车体结构,看上去还是可以的。

第三个核心技术是左右轮如何同步。因为巴铁有很多轮子,转弯的时候,左右轮外圈和内圈走的圆弧不一样,走的距离也不一样,那就要差速器来调整速度差,否则巴铁就崩掉了。巴铁上用的差速器不可能是一个实体差速器,一定要用电子差速器。巴铁如果真正运行起来了,轮子都要按照中心线的速度来调节,外圈原来转速要快一点,内测车轮转速要慢一点。巴铁在通过弯道、过坡等特殊路段时,都需要调节轴间差速。

澎湃新闻:你此前表示已经好几年没怎么关注巴铁进展了,现在怎么看巴铁?

张建武:它无非就是这么一个产品,关键是它能否和现有的大交通融合,这个融合肯定要涉及很多利益的重新分配。不是技术问题,我的观点不是技术问题,技术问题都好解决,它是一个系统共生问题。现在要发展一些卫星城市,城市太拥堵了,城市新区如果使用巴铁,既适合适合大规模人流快速出行,也没有排放,将来轿车肯定要限制,下面都是电动车。

澎湃新闻:接下来,巴铁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张建武:现在车体已经造出来了,轻量化问题已经解决了,车体结构应该没有问题,至少有了一轮研发。巴铁还可以做一些力学上的实验,测试它的稳定性、重量。巴铁是使用轮毂电机还是轮边驱动,目前还不是很明确。

2016年8月3日,河北秦皇岛,巴铁发明人宋有洲在巴铁1号试验车前。 视觉中国图

【宋有洲印象:感觉宋总不简单】

张建武领衔出具的“立体快巴”可行性分析报告,给了宋有洲不断寻找巴铁接盘者的底气,也在不少时候成为挡箭牌。

“网友还有说上海交通大学和我们没关系,怎么能没关系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公章在我们可行性分析报告上盖着呢。很多人说的都是假话。”宋有洲此前这样向澎湃新闻表示。

谈及宋有洲,张建武说“宋总不简单”。

澎湃新闻:你是怎么认识宋有洲的,“立体快巴”可行性研究课题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的批准吗?

张建武:交大一位负责深圳招继续教育学员的老师介绍过来的,总共见了两次面,2009年秋天正式签订合同。签订合同之前,我们将这个项目作为课题上报给学校科研院,获得学校科研院的批准。我们给宋有洲出具“立体快巴”可行性报告,商定的费用是15万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