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解码中共“后备干部”:官员晋升的主流通道(3)

2016-08-12 06:04:48  观察者网    参与评论()人

选拔后备干部通常是单独进行的,不过在地方,很多时候与领导班子换届调整双线推进。在一次全国党代会前期,各层级党委的领导都会经历密集调整,从而提拔一批后备干部;等到党代会尘埃落定,后备干部名单将根据前一轮的人事变动而调整和补充;等到名单确定,组织部将对后备干部进行相应培训,检验并培育他们“高处胜寒”的能力;等到培训结束,下一轮的人事调整和党代会也快拉开序幕了。

在蔡文轩等研究者看来,后备干部的培养虽然结合了理论与实际,但也不乏缺憾。首先,后备干部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的评估报告,因此不少人就有了紧密团结所在单位领导的动机,从而牺牲了搞创新的动力。

其次,由于“僧多粥少”,后备官员之间存在非此即彼的竞争。即使后备官员的名单是不公开的,熟悉官场规则的当事人也很容易判断哪些同龄人是自己的竞争者。面对虎视眈眈的竞争者和无处不在的考察,后备干部往往趋于墨守成规,生怕因为行为出格而影响前程。此外,官场贪腐对干部成长路径亦有不小的影响。

[2015年8月28日,陕西延安,四八烈士陵园,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学员正在瞻仰四八烈士之墓。]

“备而不用”的困惑

业内专家倾向认为,后备干部制度从改革开放初期正式确立到现在,已顺利完成了新老干部交替的历史任务,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比如,同为“后备”,为什么有的人很快就会提拔?有的人长期没有“转正”?年轻、高学历是近年来后备干部选拔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正如媒体调查时一位网友所提醒的,“年轻化不是年龄小化,知识化不是学历高化”,这些不应该是选“好干部”的核心。

更大的不满来自于“备而不用”,即后备干部在官员调整上并不占据优势的现象,反倒非后备干部后来居上,形成“用而不备”的现实。四川一位基层公务员说,15年前,他被选为副科级后备干部,经历了培训学习、下派到村任副村长2年、选派到市上挂职1年等,“该有的条件都有了”。如今15年过去了,他仍然是普通科员。按照当地副科级干部48岁退下来的惯例,今年已47岁的他,“仅剩理论上的提拔希望”,而对自己是否还在后备干部库里,他“没好意思问”。

据大陆媒体调查,有上述经历的不在少数。《瞭望》杂志曾披露,有些地方,真正从后备干部名册中脱颖而出,由“备”而“用”的干部不足15%,80%以上的后备干部被埋没在名册里。

还有不少后备干部会掉入“仕途陷阱”。干部一旦进入“后备”,自然会产生“后备”心理,如果无法满足“提拔预期”,便容易滋生不满,懈怠工作。一个典型案例是,2009年9月7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政府原秘书长李维群,在得知省委组织部考察组即将到齐齐哈尔考察地厅级后备干部后,给180多名领导发送了410多条短信拉票。最终,李被免职并取消后备干部资格。

2010年,时任水利部办公厅处长的李中锋撰文,呼吁以公开选拔代替后备制度。他认为,公开选拔参与的广泛性、竞争的公开性以及流程的透明性,都是后备制度所严重缺乏的。更重要的是,它给予了更多的人以展示才能的机会和表达思想的舞台,有利于深化干部对上对下双重负责的工作意识,优化干部队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晓平表达了不同意见。他举例道,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新任领导者一上任,就要考虑到接班人是谁,并开始有意识地培养。“继任者计划”甚至被视作通用电气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有意识地发现、培养、选拔后备领导人才,同样是成功政党的重要经验。

“组织的生命力是组织追求的目标之一。作为一个政治集团,为了保证长治久安,必须对后备领导人才有所谋划,凡事预则立”。许晓平认为,后备干部制度的负面影响是可控的,也能找到规避负面因素的办法,那就是把“民主、公平、公开、择优”的原则融入后备干部制度的每一个具体安排当中。



(责任编辑:陈倩 CN03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