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河北涿鹿教改两年后被叫停:辞职局长称悲凉(3)

2016-08-01 04:35:05  京华时报    参与评论()人

采访中记者发现,让学校老师对“三疑三探”颇有微词的另一个原因是,新模式下,老师们看似“解放了”,其实压力更大了。除了应付原来的教学任务,还可能被抽调参加县教科局长统一安排的专业课考试。此外,县教科局两周开一次调度会,有专人到各校检查“三疑三探”的落实情况。

同样决定对新课改进行改良的还有涿鹿县合符小学。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三疑三探”政策下达后,学校即进行了三个月的“入模培训”,但发现本校学生不太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比如学生在设疑自探环节提得非常简单、琐碎,偏离了教学目标;第四环节由学生自己编题不太适合,也浪费了很多时间。于是,2014年9月下半学期开始,学校召集教研团队研究,对新课改模式进行了修改。

“不是‘三疑三探’模式不好,而是我觉得更适合那些高年级学生,尤其是素质高、基础好的学生。”该校负责人坦言。于是,合符小学一二年级仍沿用之前的“跨越式改革”方法,比如语文课堂上实行“211”模式,20分钟老师引领导学,10分钟学生阅读时间,10分钟学生练笔时间,高年级学生使用的也是另一种课改方法。

  □官方回应

  叫停不意味着停止教改

对于“三疑三探”的叫停,县教科局一位分管教改工作的负责人认为,相比“三疑三探”试点成功的地区,涿鹿县的问题在于,推得太急、太快,而且方式方法出了问题,不仅全县中小学“一刀切”,也违背了一般做试验的常识,即应该先进行试点,从点到面,点上形成了成果进行示范,再引领,逐步推进。

“全县100多所中小学,涉及几万学生,几千名老师。虽然前期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但各校校园资源、师资力量和学生素质都不同,在引进、消化、吸收新课改方法的同时,有的学校有能力进行完善、改进,但有的却只能‘生搬硬套’,从而导致效果不理想。”该负责人解释称。

同时,他明确表态称,“‘三疑三探’只是教改其中一种模式,到此为止。未来涿鹿教改、课改肯定还会继续,推行的原则是:积极稳妥,并力求更加理性。”

“下一步会将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学校要去行政化,落实校长负责制。”他介绍,课改会完全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听取老师和学生意见,但具体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县委县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也强调,传统课堂和“三疑三探”并不是对立的,叫停“三疑三探”不意味着要回到“满堂灌”“题海战术”,这些年各个学校也都有自己的课改课题和方法,传统课堂早已不存在。“教改是永恒的课题,涿鹿县一直有教改的历史和传统,未来也会大力推进。”

  □对话

  涿鹿县教科局原局长郝金伦

  探索改革不应该孤军奋战

在涿鹿县叫停“三疑三探”教学改革的一周后,时任涿鹿县教科局局长的郝金伦因一封辞职信,成为网上热点。在这封信中,郝金伦直言自己在教改路上“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知己甚少”,正是那些麻木的“看客”让他心生退意。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郝金伦表示,对于推行“三疑三探”遭遇的误解和指责,自己无怨、无悔、无恨,仅仅感到有些“悲凉”。他认为,改革不应该成为个人行为,需要来自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

  ◎谈辞职

  无恨无怨仅仅觉得“悲凉”

京华时报:有网友觉得你在信中的描述充满了愤怒,是因为气愤才写这么一封辞职信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