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资深外交官吴建民车祸身亡 另有1人身亡3人受伤(2)

2016-06-18 14:50:06   汉网-长江日报    参与评论()人

其次,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长期以来外交太神秘,老百姓不知道外交是什么。我这个搞了一辈子外交的人,把我所经历的外交,特别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奉献给大家,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中国民众对外交有所了解。

21世纪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世纪,也是外国人大批来到中国的世纪。中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史无前例。1949年至1978年我国出国的人数加在一起不到28万,平均每年不到1万人。但是2014年我国出境人数超过了1.2亿。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规模如此之大,根本原因是中国与世界利益的融合。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中国人懂得一点外交,懂得如何与世界打交道。(本文为《吴建民谈外交》自序节选)

外交官是“高危职业”

76岁的吴建民先生谈兴很浓,向记者回忆起一则“危险的往事”。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时,美国特派警察保护中国代表团,昼夜值班,24小时不间断,绝不允许受邀之外的人进入。一年后,临近尼克松访华时,有媒体透露风声表示,有人会对中国驻联合国人员下毒手。

没想到,就在警察眼皮子底下,惨案还是发生了。吴建民回忆,一天早晨,同事王锡昌迟迟未露面,酒店服务员拿钥匙打开门,发现门里铁链挂着,王锡昌仰卧在床,心脏停止了跳动。中方要求追查凶手,予以严惩,但美国方面调查了很久没能查出凶手,致成悬案。

吴建民说,在老百姓眼中,外交官多是西装革履,出入于非常体面的场合,其实平静下面有很多惊涛骇浪。“在我经历的无数场记者招待会中,很难说哪场是最硬的仗,因为每场都可能有尖锐的问题。”

1994年,美国时任国务卿访华,中方采取了很严格的安全措施。一些西方记者很反感,在新闻发布会上劈头就问:“你们紧张什么?你们怕政府垮台吗?”吴建民坦然回答:“我们中国人民没什么好怕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国家的政府,经济以两位数字增长,还会垮台!”

随后两天里,这话传遍海内外。吴建民认为,正如朱镕基总理所说——对方的问题越尖锐,就越能激发你回答问题的灵感。

近距离感受国家领导人的外交风格

“观察一个人,远距离还是近距离看,印象可能不大一样。做翻译的好处是可以近距离观察。”吴建民说,做翻译的过程中,自己一边观察,一边被影响,为领导人做翻译的经历很值得回味。

1967年10月,吴建民给毛泽东做翻译。一天,毛泽东会见刚果(布)的总理努马扎莱,得知中国驻该国使馆的代办作风恶劣,对该国领导人颐指气使。毛泽东当即表示了歉意,并严厉批评了中国代办的大国主义做法。“毛主席对大国主义深恶痛绝,我终身难忘。”

“邓小平很有个性,不喜欢拖泥带水,会开到一定时候就说,好,今天就这样吧!”吴建民记得,一次中国代表团请阿尔巴尼亚外交部长吃午饭,他当翻译。饭吃到最后,邓小平说:“今天的饭菜怎么样?没有虐待你们吧?”阿外长马上说:“没有,没有,非常好。”吴建民当时有点愣,很多年才知道,当时两国关系有裂痕,阿领导人抱怨中国不能满足其无限制的援助要求。

对于周恩来,吴建民说,总理很尊重他人,任何大难题到他那里都不是问题。1967年9月14日半夜,吴建民突然被叫醒,被告知周恩来马上要接见柬埔寨驻华大使张岗,需要他做口译。他知道,一定出大事了。原来中柬友协给柬方发去贺电,出现了类似“打倒各国反动派”的提法,西哈努克亲王要求撤回驻华使馆。

“外交部司长、副部长都去了,没用,最后周总理亲自会见张岗。”吴建民回忆,周恩来告诉对方,个别人的言语不代表中国政府,中方会绝对保证柬方安全。这场对话持续到夜里两点,周恩来坚持把对方送到车上。临别时,周恩来说:“你也许不会走。”最终,柬方没有撤离使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