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共的自我革新(5)

2016-05-03 08:37:46   综合    参与评论()人

举世公认,中共此轮反腐,“打虎”的成绩单是很漂亮的。但与“老虎”相比,“苍蝇”不仅数量更多,离老百姓也更近。事实上,老百姓对那些“老虎”们纸醉金迷的生活是没有切身感受的,而那些整天在身边嗡嗡飞的“苍蝇”倒是老百姓对腐败的最直观的印象。这些“苍蝇”虽小,却无缝不钻,官不大,手握的权力却不小,尤其是在百姓生活必需的水电煤等系统,腐败空间很大。如果不严查这些小官巨贪,老百姓很难感受和享受到“反腐红利”。因此,反腐败不仅要敢于打“老虎”,而且也要下大力气“拍苍蝇”。只有围绕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进行反腐,才能反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去。2013年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为期两年的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到2014年11月,已经立案查办相关案件14521件20403人。

从运动反腐到制度反腐

2014年5月,美国克莱尔蒙特麦克纳学院教授裴敏欣撰文,称习近平的反腐进入关键阶段,习近平打击党内和国内腐败的决心得到了公众的极大支持,他面临的一个更艰巨挑战是,如何使反腐持续下去。

这是外界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过去的经验很容易使人担心中共此轮的反腐是不是又是一次运动。中国老百姓用了一句俗语形象地描述了这种运动式反腐:“一阵风”。反腐就像一阵风吹过,尽管会在水面留下一些涟漪,但对水体本身没有实质性影响。风来时,腐败现象会有所收敛;风过后,腐败现象又卷土重来,甚至变本加厉,将运动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习近平清醒地意识到,要避免运动式反腐,必须有配套改革,不能只依靠党内反腐败,或者中央领导人的个人意志,而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依靠更加广泛的民主监督。

“制度好,可以防止坏人做坏事,甚至引导坏人做好事;制度不好,好人可能被迫做坏事”。腐败的根源在于对权力的监管不力,防止腐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制度笼子里的权力,只能按照制度设计的轨道运行。仅以2014年上半年为例,中共就出台了一系列与反腐相关的制度:

2014年1月,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首次明确对“裸官”进行清理,把反腐的关口前移了一大步。

2014年1月,《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工作的通知》,督促党员干部如实填报相关信息。

2014年1月,《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试行)》,把抽查作为发现腐败线索的突破口。

2014年2月,《关于公开曝光纪检监察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的通知》,强化纪检监察系统的自我监督。

2014年4月,《关于清理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2014年4月,《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改革摸索经验。

2014年6月,《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了29项改革措施。

……

中共正在努力“建立健全多层次监督体系,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保证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和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要构建“零容忍”的反腐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最重要的是这个“笼子”要透明,让人民群众可了解、可感知、可监督。中共近十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仅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而且在很多领域开展试点。例如,参与式公共预算就将准预算的审批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以往,地方政府的预、决算草案一向是秘密级政府文件,只有财政系统和人大可以获悉,社会公众难以获得有关资讯,这使得外部的社会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建立。上海、浙江等地的参与式公共预算改变了这种局面,在预算资金分配过程中吸纳公民参与。这不仅提高了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加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而且有效建立起了预算的社会监督机制。2014年3月,财政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细化地方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