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林毅夫:花了3万多亿美元的扶贫 为什么不成功

2017-05-28 07:43:25  瞭望智库    参与评论()人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日报网联合腾讯网推出系列高端访谈,邀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解读“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以下为对话精彩实录,主持人张天娇:

▲“一带一路”带来共同发展

需要有为政府帮助企业家建设和完善软硬基础设施

主持人:林教授,您一直在做新结构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但我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国内现在有一种氛围,就是说你只要提政府作为、政府有为,就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说这是反对市场,您怎么看这样的一个舆论氛围?

林毅夫:我想这个是大家受的一种不太正确的理论思潮的影响。

因为我们知道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来看,第一波的思潮是结构主义。当时是希望帮助发展中国家去提高收入水平,达到跟发达国家一样的程度。那些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力水平高,有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当时的结构主义就建议去发展资本很密集、技术很先进的现代制造业,但是这些制造业在发展中国家,按照市场的状况都没有自发发展起来。所以当时的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市场失灵,应该政府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来发展这些资本密集型产业。

但是到了80年代的时候,发现即使政府干预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还是没有发展起来,就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就是太多的政府干预。后来就形成的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一切应该按照把市场之路建立起来,明确了价格由市场来决定,资源由市场来配置。政府不应该对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扮演除了维护市场秩序之外的任何作用。

但新自由主义施行的结果怎么样呢?新自由主义施行的结果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比六七十年代低,而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比六七十年代高。所以,有些经济学家把新自由主义盛兴的八九十年代称为发展中国家迷失的二十年。

少数几个能够把经济发展好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

1234...全文 10 下一页
关键词:扶贫林毅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