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袁隆平:稻田"守望者"(3)

2017-01-29 19:16:41  央视网    参与评论()人

目前,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如果都能种上海水稻,按照目前的产量150公斤计算,每年能多收入300亿公斤粮食。这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海水稻研究是扩大耕地面积,我们原来保证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划了18亿亩的红线不能突破。现在有两条路,扩大耕种面积和提高单产,这样对于保证我们国家粮食安全,就更加有把握了。”袁隆平自信满满地表示。

联合国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粮食库存在近30年不断下降,目前全世界约有8亿饥饿人口。如果全世界143亿亩盐碱地都能种上海水稻,其“世界意义”将不言而喻。

初心不改盼农业科研后继有人

如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人认为,农产品市场也经历着巨大变化,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越来越看重产品质量,所以水稻种植应该注重优质,而不是扩大产量。

对此,作为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似乎更有发言权:“我们搞水稻品种,过去是以产量为主,质量放在次要地位,当时主要解决温饱问题。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光吃饱还不满足,还要吃好,所以我们也做了战略调整,既要高产也要优质,在高产的前提下求优质。你光单纯讲优质,产量不高也不行。我们现在的超级杂交稻产量与质量是并重的,都很好。”

不少人形容袁隆平是“八十多岁的年龄,五十多岁的身体,三十多岁的心态”,但他也有担忧,因为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学农。

他说:“过去的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是非常辛苦的。但现代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无人机打农药,还有一个艺术化,农产品非常漂亮,田园风光非常漂亮,可以吸引年轻人、城里人回归农业。”他希望国家拿出有力的措施来鼓励年轻人学农。

一直以来,袁隆平有个“小目标”,全世界有22亿亩水稻,如果世界上有一半的稻田都种上了杂交稻,所增产的粮食,按平均每公顷增产两吨计算,可以多养活四至五亿人口。

如今已86岁的老人,始终如一在求新求变的创新路上忙碌着、创造着。科学研究对于他来说,从来不是一种枯燥的学问,一种食之无味的责任,而是一片美丽的天空。他不忘初心,不忘提高水稻产量,解决吃饭问题,保证粮食安全。他希望自己90岁时能看到超级稻每公顷产量达到17吨,希望有更多的高产田,有更好的收成。

(责任编辑:马少騄 CN061)
关键词:袁隆平稻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