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峰值:14.5亿(3)

2017-01-26 09:12:13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老龄化加深给养老金和医保带来压力

解读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16.1%。这个数据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水平。未来15年是我国老龄化的加速时期,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逐渐变老。

他表示,老龄化日益严重是一个全面的挑战,这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还会给养老金和医保带去比较大的压力。

《规划》提出,未来十五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劳动力老化程度加重。劳动年龄人口在“十三五”后期出现短暂小幅回升后,2021年-2030年将以较快速度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趋于老化,到2030年,45-59岁大龄劳动力占比将达到36%左右。

对此,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和结构老化将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必须通过全面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对冲人口红利减弱的不利影响。

该负责人称,《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举措:一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应用型、高技能、高素质大中专毕业生和技能劳动者,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二是通过全方位投资人力资本,充分挖掘劳动者工作潜能。开展大龄劳动力人力资本开发行动,提高其就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避免过早退出就业市场。三是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四是树立全球视野,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国际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有效利用国际人才资源。

其实,劳动力减少的中国是否告别了人口红利期,外界对此一直有争论。《规划》提出,未来15年我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表示,随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下降了。而未来我国缺少的更多是有技术的劳动力,这可以通过培训等来弥补。

刘鸿雁解释,人口红利期是人口学和经济学结合的概念,即当劳动力的人口站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就是人口红利期。

她认为,劳动力带来人口红利和一个国家某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世界上有些相对落后的地方,青年人占比非常高,但并没有带去“红利”。

刘鸿雁认为,老龄人口多,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期就没有了。一些外国学者认为,老龄化可以是“第二次人口红利期”。由于老年人储蓄比较多,花费少,储蓄放在银行。这些钱放在银行可以被用来投资和建设。

4流动人口

未来15年2亿人从农村移居城镇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城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9.95%提升至2015年的56.1%,流动人口从2.21亿人增加到2.47亿人。

《规划》指出,未来15年,我国人口流动仍然活跃,人口集聚进一步增强。预计2016-2030年,农村向城镇累计转移人口约2亿人,转移势头有所减弱,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此外,以“瑷珲-腾冲线”为界的全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保持不变,但人口将持续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聚集,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

然而,我国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仍面临体制机制障碍。城乡、区域间人口流动仍面临户籍、财政、土地等改革不到位形成的制度性约束,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不同步、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不衔接、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等问题依然突出,不利于有效支撑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

《规划》明确,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2016-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

关键词:中国人口峰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