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帧像》春运特刊:八达岭隧道里的打冰人(图)(2)

2017-01-23 10:07:16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作为驻站通讯联络员,在每次打冰前,曹元海都要提前半个小时出发,步行几里路,到工作站进行签字确认工作,然后发回信号,陆辉收到信号后,才可以带领工友进洞作业。

曹元海的父亲曾经也是一位打冰工人。38年前,17岁的曹元海接替了父亲的工作,“那时候父亲春节也回不去家,小时候不理解,大了发现,工作要干好,家里就难免要委屈点儿。”曹元海说。

“隧道温度低,落在衣服上的水,很快被冻住,作业出来回到屋里,脱下衣服,衣服自己就能立住。”刘志利说。几年前天井冰柱大,从山洞顶上往下嘀嗒水,就跟下雨似的。

刘志利跟陆辉一起配合打冰,俩人每天扛着打冰杆、锄头进洞几次。

八达岭隧道打冰人休息室里简单的厨具。中国网记者王梦泽摄

辛苦枯燥与坚守

八达岭隧道修建于百年前,无法完全使用现代技术来避免漏水结冰,只能靠人工维护。打冰是体力活,常常带着一身汗从隧道出来,风一吹很容易感冒,加上地处偏僻,工作辛苦又枯燥。

“桥梁工没有年轻的,天天风吹日晒,体力劳动,收入又低,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但我们老铁路人,就想着要干一行爱一行。”刘志利说。

由于任务重,在几十年的工作时间中,陆辉仅有2、3个春节假期是和家人团聚的。“今年春节依然会留下值班。”陆辉说。

北京工务段怀柔北桥梁车间主任昝立华介绍,现在的隧道环境比早些年有所改善。“经过对隧道的改造,比如加强排水,加强堵漏水点,隧道内的冰柱少了很多。打冰人工作强度也相应的减少。”

“以前打冰,每人都至少有三双棉鞋,一天之内来回的烘干,现在情况好转了很多。”昝立华说。

凌晨4点,一天中最冷的时候,陆辉等三人又一次打冰归来,陆辉摩擦着铁路工服上的扣子说:“这个也叫路徽,我名字也是陆辉,可能这就是我跟铁路的缘分吧!”

(责任编辑:任冲 CN06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