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探索频道 > 正文

两栖动物种群衰退之谜:蛙壶菌是罪魁祸首

2018-04-28 10:01:00  新浪科技    参与评论()人

这只健康的巴拿马金蛙(虽然名为“蛙”,但它们其实是一种蟾蜍)在壶菌病疫情中幸存了下来

这只健康的巴拿马金蛙(虽然名为“蛙”,但它们其实是一种蟾蜍)在壶菌病疫情中幸存了下来

它们如何幸存?

壶菌病是一种皮肤传染病,对两栖动物尤其致命。水和电解质都可以渗入两栖动物的皮肤,它们甚至能用皮肤呼吸空气。对两栖类来说,保护皮肤是一件生死攸关的事情。

“(蛙类)心脏的电功能会受到干扰,它们会因为心脏停搏而死,”沃勒斯说道。这是一种由化学物质失衡引起的心脏病。受蛙壶菌感染的皮肤使一些重要的元素(如钠和钾等)无法保持适当的比例,从而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那么,这些蛙类是如何抵抗如此可怕的真菌感染呢?研究人员认为,野外现存蛙类种群中的健康个体能改变皮肤分泌物的成分,使其更具有抗菌性,并能更好地抵抗蛙壶菌。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漫长的复苏之路

在研究人员努力拯救受到蛙壶菌威胁的两栖动物种群的同时,对巴拿马境内剩余蛙类栖息地的保护工作也在进行中。“恢复是可能的,但很缓慢,并且要一步一步来,”沃勒斯说,“而且这意味着你需要持续监测,采集样品,并努力去寻找这些两栖动物,看看它们过得怎么样。”

皮肤分泌物很可能不是导致一些蛙类获得这种抵抗力的唯一因素。沃勒斯和理查兹·扎瓦奇等研究者希望了解宿主物种可能发生的遗传变化,以及蛙壶菌没有出现变化的原因。

总的来说,面对蛙壶菌带来的可怕现状,这一发现对蛙类、蛙类研究人员以及附近的居民来说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但是,一个亮点并不意味着所有蛙类物种都会迎来生机。“我们看得相当清楚,一些物种第一次出现了恢复的迹象,但并不是所有物种都这样,”理查兹·扎瓦奇说,“许多蛙类并没有在树林里出现。无论它们以后是否显示出复苏迹象,我们都希望如此。但是,一切都无法在回到原来的状态。(蛙壶菌)将继续对巴拿马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物种构成威胁。”

理查兹-扎瓦奇和沃勒斯强调称,对壶菌病及其对蛙类种群的影响进行持续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对这类传染病的跟踪监测,以及对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将帮助我们在未来更好地控制疾病流行,对其他植物和动物也是如此。沃勒斯说:“新出现的传染病并不是某种会轻易消失的东西。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传染病将持续成为威胁,不仅对野生动物如此,对人类也是一样。”(任天)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关键词:两栖之谜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