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留住古韵乡愁 书写“硒”望新篇(3)

2019年至今,赣州中心城区快速路及连接线总里程跃升到127公里,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十。“堵心路”变“舒心路”,提高了百姓幸福感。同时,赣州城区空间进一步拉大,五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为赣州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量空间,激活了新引擎。

城市更新,问需于民,服务于民,也需要百姓参与其中。

如今的赣州章贡区人民巷,四通八达、商铺林立,处处升腾着烟火气。谁能想到,这里曾是道路坑坑洼洼、污水横流,下雨天四处积水……这一改变来自赣州这几年分批次实施的老旧社区改造工程。

75岁的田永刚是人民巷老居民,眼看着社区要改造,要怎么改,改成什么样子,他不放心。热心肠的他被社区聘为“改造工程义务监督员”,全程参与协助搞好这个工程。

“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设计方案不完全符合社区的实际,我就叫他们纠正过来。”监督过程中,田永刚严谨而细致。

此前,人民巷个别污水管道因排水不畅,导致部分低楼层住户家中下水道经常出现臭味,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小影响。施工单位听取了田永刚的意见后,决定新建一条排污管道连接到小区排污主管道,这样小区污水排放不畅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留住古韵乡愁 书写“硒”望新篇

市民在赣州公园晨练(央广网发江化良摄)

“什么叫人民城市人民建?我觉得,就是通过我的工作让改造符合社区居民意愿,让社区更加美丽、宜居,让生活设施更加舒适、便民。”在田永刚眼里,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城市建设也更具有了温度。

截至目前,赣州累计改造老旧小区791个,惠及群众21.81万户,新建文化休闲、体育健身设施821处;连续4年入选城市体检全国样本城市,2023年度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考核中排名第一。

城乡融合展“硒”望

城市建设,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在赣州于都县潭头村,连片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一辆辆满载富硒农产品的货车驶出村庄。“我们村有富硒大米、富硒菜籽油、富硒蔬菜,人家都喜欢叫我们‘硒’望村。”看到外地游客乘坐大巴车进村观光,村民孙观发热情地招呼着。

2019年,潭头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只有5万元,2023年却达到350多万元,这是如何实现的?谈及这场“华丽转身”,孙观发满怀感激地说:“这是总书记的嘱托,给了我们村大转变的信心。”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赣南老区考察调研。他走进潭头村蔬菜大棚,察看蔬菜长势,与大家亲切交谈,叮嘱一定要打好富硒品牌。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潭头村以富硒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富硒蔬菜、富硒油茶、富硒脐橙等富硒产品,拿到了6个富硒产品认证,还注册了“潭头富硒大米”品牌,产品畅销市场。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留住古韵乡愁 书写“硒”望新篇

农户收获富硒辣椒(央广网发曾嵘峰摄)

“以前,稻米3元一斤不好卖,现在1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种田种得越来越有味。”孙观发高兴地说。

潭头村还以富硒产业为基础,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富硒餐饮、果蔬采摘、科普研学……极富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各地游客来村里研学参观。目前,潭头村富硒产业实现总产值达1.8亿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20万元。潭头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潭头村是赣州发展富硒产业的一个缩影。赣州已探明富硒土地面积1117.61万亩,富硒资源位居全国富硒区前列,富硒农产品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同时,也点燃了城市“硒”产业发展的激情。

“我们在打造全产业链条上下功夫,使产业的附加值从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提升产品价值。”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富硒办负责人袁捷说,2019年以来,赣州以打造“世界生态硒地”为战略目标,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和“硒+X”的发展路径,以“赣南硒品”品牌培育统领全市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留住古韵乡愁 书写“硒”望新篇

于都县梓山镇富硒蔬菜产业园(央广网发朱海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