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2024中欧人才论坛在京举办,多个重要人才合作项目落地(2)

诺奖得主、企业家与专家学者展开圆桌对话

2024中欧人才论坛主论坛邀请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物理学家杰哈·阿尔贝特·穆鲁作主旨演讲。聚焦加强国际人才培养、深化国际人才交流、打造优良人才生态等主题,邀请企业负责人、知名高校校长和专家学者等开展圆桌对话,共同探讨如何在全球变局下深化中欧人才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施普林格·自然学术事务副总裁尼克·坎贝尔分享了对国际科研人才培养的见解,指出国际科技期刊在促进全球人才交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长杜道明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就高校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应着重关注的素养和能力展开探讨,杜道明介绍了中欧联合培养人才的主要措施,刘俏从个人求学经历出发,提出了高校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师生交流与合作的建议。

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强调青年学者和学生在中欧合作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加强这一代人的交流与合作,将为中欧未来的创新和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欧盟《外交世界》杂志首席执行官芭芭拉·迪特里希指出,具备多元文化背景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全球化趋势,教育和培训跨文化人才对推动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至关重要。

2024中欧人才论坛在京举办,多个重要人才合作项目落地

外宾在交流对话。新京报记者李木易摄

主题分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和人才交流

本届论坛围绕青年、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经贸、国际体育等主题设置分论坛,助力各领域深度交流与创新合作。青年分论坛以“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青年人才发展”为主题,揭牌成立“海外英才·中欧青年人才之家”,发布“西·遇中轴”中欧青年人才文化探访特别计划,设置专家演讲和中欧青年人才对话环节,为汇聚青年力量、科技创新未来贡献观点。

教育分论坛聚焦“未来人才——数字智能驱动的中欧高等教育”,邀请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嘉宾,深入探讨数字智能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创新,为中欧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科技人才分论坛以“开放合作,共创未来:开启中欧科技人才合作新篇章”为主题,邀请中欧嘉宾围绕中欧科技人才合作与交流开展讨论,通过主题报告和高峰对话,探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中欧人才合作路径,进一步深化中欧科技创新合作,构建长期稳定的中欧人才交流平台。

文化分论坛以“文化融合:促进中欧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为主题,邀请中欧跨文化传播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跨文化人才培养和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以更好地发挥人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外文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推动中欧文化合作。

经贸分论坛围绕“当前经济贸易环境下的人才趋势”,重点探讨我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管理与发展战略。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德科中国、领英中国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助力北京市企业出海,并举行北大实习基地联盟签约仪式,推动中欧在经贸合作中的人才交流。

国际体育分论坛以“共享奥运成果,共促奥林匹克教育新发展”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体育合作促进中欧教育交流,推动奥林匹克精神在青年群体中传播和发展。此外,发布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建设情况主旨报告。

2024中欧人才论坛在京举办,多个重要人才合作项目落地

2024中欧人才论坛开幕前,国际青年人才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新京报记者李木易摄

■链接

中欧人才论坛历届成果概览

自2018年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和瑞士德科集团联合发起以来,中欧人才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逐步发展为中欧重要的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第一届与第二届论坛在瑞士苏黎世举办,围绕中欧人才合作和科技创新开展广泛交流。2020年,按照“双年在北京、单年在欧洲”的办会机制,第三届中欧人才论坛作为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在北京举办。

2021年,第四届论坛以“线上+线下”形式设立北京和苏黎世双会场,推动签署《关于联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合作备忘录》和《关于共建中瑞(北京)人才与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协议书》等多项合作协议,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1》,德科集团发布《重塑常态》研究报告,为中欧双方在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领域开展合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2023年,第五届中欧人才论坛在瑞士苏黎世成功举办,聚焦推动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推动全球人才交流合作。论坛发布了《全球未来人才市场报告2023》《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3》,北京大学与德科集团签订了《关于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中瑞在人才交流与培养方面的合作。至今,论坛已经成为促进中欧人才互通、推动全球人才合作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