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64年长安街规划综合方案为基础,198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组织了在京的中央、地方规划设计和主要院校等7个单位,分别编制了7个方案。随后,又组织各方专家参与讨论、修改,对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的性质、建设内容、建筑布局、风格,以及绿化的配置,交通的组织和现代化设施的要求等方面,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和综合方案。
一年后,《关于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规划方案的报告》正式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
“从长安街建设实施的变化,能明显地看出时代的烙印。”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董光器曾对比过1964年和1985年的规划方案,后者更强调对古建筑和传统风貌的保护,比如皇城的红墙。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后者更加明确西单、前门、王府井三大商业中心与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的结合,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应增加商业服务内容,以方便群众。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启动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时代进程。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又掀起了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
也是在那个时代,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先后对外开放。1988年1月1日,77岁的北京市民高希武成为了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中国普通百姓。
同一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依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对1982年城市总体规划加以修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正式发布,“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被补充进了城市性质之中,并提出“适量安排商业服务设施,形成庄严、美丽、现代化的中心广场和城市东西轴线”。
林宛婷注意到,规划的方向不再是纯功能性的了,对人的体验、社会气象和精神面貌的关注度开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