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2)

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2009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考察,与同学们亲切座谈,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当看到门外还围着很多学生时,他说:“同学们都进来,站在后面。”

同学们站着听,他就站着讲——这个细节印刻在在场的每一名学子心中。

听了学生代表讲述多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通过勤工俭学自立自强的故事,习近平分享了自己在梁家河当知青时白天劳动、晚上看书的经历:“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吃点儿苦头、多经历些磨难,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脱胎换骨’,达到励志成才的效果。”

面对面畅谈时幽默地说“我很愿意和我们的同学们‘侃大山’”;即兴谈话时深情道出“跟大家讲这么几句,也是和同学们交心”;在纸短情长的书信间,以“你们的同志习近平”落款……一句句由衷之语,拉近与青年的距离。

1984年8月,河北大学约20名暑期返乡的正定籍大学生接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请——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邀他们到县委座谈。

接到消息的时候,还是大二学生的翟玉虎正在田间忙农。当年的场景,他依然记忆犹新。

“你们是全县人民的骄傲。”座谈现场,大家落座后,习近平说,“大学生思想活跃,敢讲实话,希望你们踊跃发言,不要有顾虑,多为全县献计献策。”

真挚坦诚的话语让在场的大学生们备受鼓舞,大家兴奋地畅所欲言。翟玉虎难忘一个细节:习近平特意嘱咐“以后大家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给县委写信,也可以直接给我写信”。

座谈会最后,习近平站起身来,动情地说:“欢迎在座的各位同学回来和我们一起建设家乡。你们回来,我举双手欢迎!”

“那次座谈成为我人生的启明星,指引着我一步一步向前行。”翟玉虎说,从此便觉得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与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共话中国梦;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听取“90后”乡村创业者、“95后”农民工的意见建议;在大学校园和学生们同上一堂思政课并参与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乐于倾听青年心声,回应青年期待。

“成为青年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朋友。”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同广大青年朋友们的交心之道。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热心:“青年人的梦想、工作、生活,总书记都装在心上”

“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青年的所思、所忧、所盼,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澳门大学横琴校区。这里正在举行“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主题沙龙活动。

“大家不用紧张,畅所欲言。”习近平总书记愉快地参加进来,“我先听听大家的讨论,然后谈谈对你们学习体会的体会。”

从小学习民乐的澳门大学学生韩幸芸深感民乐的一些古谱失传,冷门乐器更是门庭冷落。她第一个发言,讲述心中的困惑:“澳门青年要怎样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分享了前一晚观看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文艺晚会的感受,勉励道:“澳门中乐团的演出质量很高”“澳门是有民乐土壤的,当代青年人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习近平总书记讲起自己的学习经历,从青少年起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养成“开卷有益”的习惯,如今有闲暇仍是“一书在手,其乐无穷”。

从总书记的青春故事中,韩幸芸找到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筑牢文化自信,汲取营养和力量的答案。

每每同青年们交流,总书记就像是老同学、大朋友,传授过来人的经验,给出贴心的指导。

说到“学习的目的”,总书记提出“把学到的知识回馈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

谈论“应怎样做人”,总书记指明“年轻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做有原则的人,要有一种操守,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些做人的规矩”;

探讨“要如何立志”,总书记叮嘱“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

“总书记的语言平实而真诚”“他的观点都是很有见地、很有思想而且都是正能量的”“幽默风趣”“很博学”……总书记的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给青年们以启迪和感悟。

青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少不了成长的烦恼。深知青年的压力和不易,总书记始终关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紧要时”。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在清华大学举办的2024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上,一名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左二)与求职毕业生交流(2024年3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2022年6月,正在四川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学院。求实会堂里,一场企业招聘宣讲会正在进行。

“我来听听你们是怎么招聘的。”习近平总书记向企业负责人一一询问招工需求,又向学生们详细了解就业意向和求职进展,“都是学什么专业的?想去哪里工作?”

即将毕业的刘江告诉总书记自己曾经当过兵。总书记称赞道:“有这个经历很好,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总书记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大学生就业要怀着一颗平实之心’,深深鼓舞了我。”如今已成为工程师的刘江脚踏实地学习积累,不断锤炼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从坚定信仰、为人修身,到求学择业、创新奋斗……总书记深刻把握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用青年人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为青年发展指点迷津,指明方向。

“现在大学生村官好多已经30岁了,我们都要结婚、生孩子,但我们目前的收入很难支撑这些别人看起来似乎很平常的梦想”“服务期满后,我们的出路在哪里,也是我们纠结的问题”……2014年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现场,面对习近平总书记,“80后”大学生村官冼润霞袒露心扉。

听完冼润霞的发言,总书记当场给予回应:“要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包括婚恋问题,给他们创造条件扎根基层、实现梦想。”

不久,广东省研究制定了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流动机制,广州市组织搭建起了婚恋交友平台……“没想到总书记关心得这么细。青年人的梦想、工作、生活,他都装在心上。”冼润霞说。

“要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细致入微的关爱始终如一。

在福州时,习近平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在他的关心推动下,学校破格录取了无臂学生黄道亮,对历经三次高考终于圆梦的黄道亮而言,“不亚于一次重生”;

2016年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审议现场,得知十八洞村的大龄男青年“脱单”有了新进展,总书记十分欣慰;

2023年上海考察时,听到外来务工青年在出租房社区住得好,想“在这里安个家”,总书记高兴地说:“好啊!扎根,落户,发展”;

……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在天津青年宫,学员在青年夜校练习有氧健身舞(2024年4月23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