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纪事(2)

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2022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4成;天津滨海新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140条;张家口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2022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2600万千瓦……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纪事

滑雪爱好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滑雪场滑雪(2023年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范世辉摄

不凡的起笔,宏伟的篇章。

2023年5月之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大判断:“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

紧紧抓住“牛鼻子”

“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第一站就是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近1个半小时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介绍北京建城史、建都史和北京城市变化情况的专题片,认真了解北京地理环境、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发展变化等情况。

“总书记问得很细,对于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生态环境严峻等首都发展存在的问题,都十分关心。”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原常务副馆长赵莉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5点要求,明确“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大思路。

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擘画,跳出“一城一地”得失来思考,这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关情况汇报。总书记提出全新的战略构想——“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

“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

如何精准破题、科学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作出过形象、透彻阐释——

“着力点和出发点,就是动一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问题”;

“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转移到河北、天津去”……

触及深层次矛盾,要更加讲究方式方法。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深刻解析“疏解”一词,“疏解是双向发力”“雄安新区是外向发力;北京是内向调整,优化核心功能,把‘白菜心’做好”。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河北雄安新区。

夏日阳光下,白洋淀波光潋滟,“千年秀林”苍翠茂盛,启动区核心地段塔吊林立,各项建设正在加紧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纪事

这是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划定的一处鸟类栖息地(2022年9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期间,来到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看沙盘、登平台,察看建设工地,了解启动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重点疏解项目规划建设进展情况。

“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叮嘱。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在每个重大节点、每个重大问题上及时把关定向。

6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4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赴雄安新区考察,强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牢记嘱托,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历经6年规划建设,如今,雄安,这座“未来之城”正在向我们走来:

城乡空间格局清晰明朗,城市和建筑风貌设计稳步推进,城市外围道路框架、内部骨干路网、生态廊道、新区水系“四大体系”贯通全域,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要求,让这座“未来之城”更加令人期待。

优化重组北京功能布局,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发展的另一翼。

立夏刚过,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一个个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众多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一座新城呼之欲出。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察看规划沙盘,观看视频短片,了解副中心建设理念、目标定位、文化保护等情况。

“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思路: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在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围绕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千年古都,正在蝶变。

非首都功能疏解初见成效。2014年以来,北京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8家央企总部迁出北京并在京外落户建设,首批4所疏解高校、2家疏解医院确定选址。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降至2184.3万人。

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2019年以来,北京市级机关1.7万人迁至城市副中心办公,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逐步建成,北京学校、友谊医院通州院区等陆续投入使用……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纪事

这是在北京市通州区拍摄的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2023年4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