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加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可以干什么?老年人可以到菜品可口的“老人家食堂”就餐,孩子生病可以去社区医院诊疗,年轻人可以就近找到健身“打卡”的好去处……不少天津市民注意到,随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5分钟养老服务圈”“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的打造,生活正在“圈”“圈”叠加中愈发便利。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天津连续多年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一件件民生小事饱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努力。

集纳民意提升城市温度。走进天津市河北区靖江东里社区,小花园里绿意盎然,健身设施一应俱全。2022年初,作为天津首个大型片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有数十年历史的老旧小区开工改造。

为了更好地集纳百姓声音,改造工程成立了居民意见征询工作组。居民王玉兰还记得,“工作组隔三差五来征求意见,记录大家的需求,呈现为改造效果。”如今,从理顺外露电线到安装休闲座椅,一个个小变化,让小区环境有了大升级。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蔺雪峰介绍,2022年,天津共完成123个老旧小区改造,创新引入7000余万元社会资本参与。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缓解群众就业压力”,置于2023年天津20项民心工程的首位。

“有压力,更有合力凝聚起的动力。”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军说,进入春招“黄金期”,天津精准组织多场招聘活动,释放出一大批优质就业岗位。

据了解,即将召开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也将组织“千企万生”大型招聘双选会,将重大活动与促进充分就业有机结合。不少高校已开展访企拓岗人才对接、加强针对性就业指导等,为高质量就业做足“功课”。

关爱兜底特殊困难群体,最考验社会保障网的细密完善。近年来,天津积极推进建立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完善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今年1月,市民政部门还通过充分调研,修订印发了《天津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定办法》,有力促进精准兜底。

重大生态工程舒畅民心。站在津南区高耸的绿色生态屏障瞭望塔远眺,绵延的绿色生态屏障与城市的高楼遥相呼应。“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养眼了。”天津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加林说。

“环境好了,绿色农产品与乡村旅游火了,百姓的腰包更鼓了。”郑加林说。

保护875平方公里湿地,划定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修复153公里海岸线——这是天津实施的“871”重大生态工程。

素有“京津绿肺”之称的七里海湿地,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的重要“中转站”。“2021年起,我们将麋鹿放归七里海湿地东海2.5万亩芦苇水塘。2年来,这群麋鹿自由生长,还生了4只小麋鹿。”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田秀静高兴地说,“七里海的湿地功能正在恢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如今,天津12条入海河流水质已全部消劣。去年,天津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7微克每立方米。天津市天文爱好者杨婧说,过去,在天津不常见的繁星闪烁,如今总能被捕捉进自己的镜头中。

“一老一小”全力保障温暖人心。每隔一天,天津河西区部分独居老人就会接到一个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天津市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一旦电话无人接听,人工智能系统会立即沟通家属和社区网格员上门。这一智慧养老的新探索,旨在解决独居老人突发疾病无人照顾的痛点问题。目前,这项服务已经覆盖近4000名独居老人。

嵌入社区的小型养老机构,更便捷的助餐、助洁、助急、助浴服务,从“有”到“优”的机构养老多元选择……天津市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天津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天津市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起天津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

对“一老一小”需求的满足,反映着一座城市的民生保障理念。

每天早晨,家住河西区的“二孩”妈妈高霞出门走路几分钟就能把孩子送到普惠性民办示范幼儿园,这与几年前“一孩”上幼儿园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老二’的幼儿园环境特别好,费用也不高。”高霞说。

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2012年至2021年,天津共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1万个;2022年,天津拨付学前教育专项资金达2.08亿元。

今年年初,天津市和平保育院、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耀华中学等地方名牌学校引入滨海新区的消息,冲上了当地热搜。这是天津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的又一重要举措。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等30余个政策文件,建立起贯通“中高本硕博”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职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多年保持在高位,为更多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加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空客天津总装线的首架空客A321飞机上线开始总装(2022年11月9日摄)赵子硕摄/本刊

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最坚强的底气和信心,来自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十年来,天津市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切实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净化修复政治生态,确保党的领导“一根钢钎插到底”。

全面领导展现新气象。炼铁成钢,要在高温条件下去除生铁中的杂质,保留或增加有益元素。新天钢集团的改革,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这家企业的前身渤海钢铁集团,曾一度走到破产边缘。

“重组初期,新天钢集团就成立起党建协调促进委员会,实现党委把握路线,董事长、总裁执掌生产经营。混改时,更是坚持国有资产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要跟到哪里。”新天钢集团党委书记景悦说。2022年,该集团已成长为天津第二家“千亿企业”。

作为老工业基地,天津国企改革任务艰巨。天津专门出台了在国企混改中发挥党组织作用的13条措施,将国企改革推向纵深。2022年,天津国资监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6%。

从国企到两新组织,从机关到基层,从高校到新就业群体,天津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天津高校持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让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天津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还让学生主动登上党建活动讲台。

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天津信创产业链上的知名创新创业型企业。近年来,企业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知识问答竞赛、结对送学到一线、打造视频党课等一系列“微项目”,在发挥党组织凝聚力方面不断深入探索。

“用润物细无声的‘小切口’将大家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激励企业党员职工不断创新研发、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近5年来,公司共发展党员17人,不少青年骨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付雪说。

不久前,天津北辰区首家“暖蜂食堂”在璟悦府社区正式开业。“别人吃饭时,我们忙。等我们忙完,好多饭馆都打烊了。”外卖小哥赵伟说,“暖蜂食堂”让他有了踏实吃饭的好地方——10元一份,有菜有汤,主食随便加,“吃得舒服,还能多跑几单!”

天津拥有约10万名外卖员、快递员。面向新就业群体,天津成立起快递、外卖配送、道路运输行业党委,建立商圈等区域化综合党组织,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批“暖新驿站”,为“小哥们”提供饮水热饭、充电歇脚、应急药品等便捷服务。今年以来,天津120多名新就业形态从业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巩固基层“稳”出新成效。今年29岁的天津市宁河区俵口镇副镇长李广丞,在辽宁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天津,成为一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从东棘坨镇毛毛匠村到廉庄镇西岳村基层岗位干起,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挨家挨户摸情况、讲政策、问需求上。实践历练出了这个“外地娃”解决村民困难的好本事。

目前,天津已连续5年面向全国招录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每年约1000名,作为乡村振兴青年带头人重点培养。其中,一批有能力的年轻干部经过选拔走上管理岗位。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23年,天津市委组织部提出以忠诚铸魂、聚力提质、瞪羚淬炼、雏鹰培育、强基赋能、智汇津门、家暖心安、出手出彩等为“八大抓手”,项目化、系统化、集成化推进组织工作提质增效。以“瞪羚淬炼”为例,天津从市级机关、市管企事业单位选派15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党政正职,有针对性地加强乡镇街道班子正职培养选拔。

严管厚爱“督”出新作为。2022年3月,“老纪检”李红宇有了新身份——天津市纪委监委驻天津港集团纪检监察组组长。

按照2021年10月出台的《关于天津市纪委监委向市管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试点工作的方案》要求,他从天津另一家市属国企纪委书记岗位来到天津港集团履职。“从企业纪委到派驻纪检监察组,不仅是名称的简单变化,更是职权的重要调整。从‘一口锅里吃饭’,变为上对下的监督,增强了监督执纪的权威性。”李红宇说。

党的十九大以来,天津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党员干部9.3万余人次。与此同时,天津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将精准问责、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回访教育相结合,在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同时,旗帜鲜明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

天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操铮介绍,全市2022年共回访教育3694人,回访比例达54%。其中,因工作失职失责被问责934人,提出推荐使用建议161条,76名干部受到提拔使用。2013年至2022年,天津干部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满意率由82.4%上升到99.6%。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天津正在凝心聚力,创造更为灿烂的未来。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加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杨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