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习近平的天下情怀(4)

“走四方固然辛苦,但收获是‘朋友圈’越来越大。”过去10年间,习近平主席先后出访40多次,足迹遍及五大洲70多国,在国内外主持和出席一系列重大多边外交活动,接待访华国际政要数百位,同各国社会各界保持广泛接触,“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斐济,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2014年11月21日,时任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以一场传统仪式,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

习近平主席身着“布拉衫”,用心倾听原住民的祝福歌谣,接过原住民敬献的卡瓦汁细细品味。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触及心灵的珍视尊重、包容欣赏,融于习近平主席眺望不同文明的广博视野。

2016年6月21日,习近平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来到被誉为“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布哈拉古城参观。不顾旅途劳顿,习近平主席决定延长参观时间,走进雅克城堡,更深感受丝路文化。

时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由衷感慨:“习近平主席是有深厚历史感的大国领导人,感谢他对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和文明的尊重与认可。”

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底蕴,积淀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智慧,涵养了“比天空更宽阔”的胸襟。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主席这样坦露心声。

在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文明遗址,领略古老文明间的奇妙“相遇”;在埃及卢克索神庙,忆及文明交往的源远流长;在印度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畅叙文明互鉴的悠久渊源……一次次文明对话,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鲜明阐释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深刻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热烈的掌声,彰显深切的认同。会场内,联合国190多个会员国的国旗交相辉映,衬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面。

“中国领导人的远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不谋而合。”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评论说。

5年后,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由习近平主席亲自倡导举办,不仅覆盖亚洲所有国家,还向世界各大洲开放。

“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1000多名与会代表发表的成果文件,彰显各方对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文明观的广泛共识。

访问柬埔寨,在署名文章中谈及中国文物专家长年扎根柬埔寨,保护和修复吴哥文物古迹的故事;接待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两国签署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和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开展合作……

在习近平心中,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在相互了解中相知相惜,在交流互鉴中激荡共鸣。

秋日阳光下,帕特农神庙的斑驳立柱被镀上一层金色。2019年11月12日,正在希腊访问的习近平主席走进神庙脚下的雅典卫城博物馆。

在“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前,习近平主席驻足观看。

“这是雅典娜女神刚刚参加完战争后休息、沉思,虽是一块很小的浮雕,却非常有意义。”陪同参观的时任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亲自当起“讲解员”。

“她在思考战争的意义究竟何在。”习近平主席讲起“止戈为武”的中国典故。帕夫洛普洛斯总统边听边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当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行之时,帕夫洛普洛斯欣然与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谈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明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帕夫洛普洛斯由衷感慨,“这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智慧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习近平主席指出。

“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着眼于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的强大的智慧和力量。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好一幅令人向往的人类文明光明图景!

(四)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下情怀,是以和为贵、兼收并蓄的大国胸襟,也是顺应时代、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

2017年1月16日傍晚,瑞士小镇达沃斯多芙火车站,细雪飘飞,空气清冽。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站在车站路灯下,静静等候远方客人的到来。红色专列缓缓进站,施瓦布登车迎请。

“您多次邀请我来达沃斯,我一直在考虑什么时间来最合适。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当前,关于世界经济有各种议论,在这个时刻发出中国声音更有意义。”老朋友相见,习近平主席道出不远万里、奔赴邀约的深远考量。

因为举足轻重的中国分量,更因为稳定人心的中国声音,习近平主席的出席成为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最令人瞩目的事件”。

“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

“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接踵而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来势汹汹,习近平主席作出了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明确宣示。

时任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总干事穆勒评价,中国作为一个强大而重要的力量,在推动建设一个更美好世界方面发挥着“催化剂”和“方向引领”的重要作用。

西班牙《国家报》感叹:“没有人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样,在当前仍深陷金融危机后遗症及社会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下,还如此捍卫经济全球化。”

拨开迷雾,指引方向;不惧风浪,勇毅笃行。

人们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观(2018年1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人们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观(2018年1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2018年11月,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部署、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亮相黄浦江畔。首届进博会即吸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外媒报道“展厅面积超过35个足球场”。

“进博会是中国市场的‘金色大门’”“虽然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蒙上阴影,但中国为世界贸易带来了光明”“这是中国为维护自由贸易打造的最重要的全球‘高速公路’”……过去几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多大挑战,进博会届届如约而至,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的场面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当一些国家把保护主义的篱笆越架越高,中国为何将大门越开越大?

习近平主席如是阐释其中的深层逻辑:“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铺展,一个个风险挑战扑面而来,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持续扩大。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习近平主席旗帜鲜明地指出:“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

这是协调四方的大国角色——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习近平主席亲赴巴黎,提出重要理念主张,积极协调各方立场,为最终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习近平主席作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2021年第七十六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习近平主席又郑重宣布,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这是敢为人先的大国引领——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发展峰会开幕当天,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正式通过。习近平主席在峰会期间宣布一系列对发展中国家援助新举措,为率先和有效落实新发展议程作出表率。讲话结束后,二三十位各国领导人排队同习近平主席握手,将走廊挤得满满当当。

正是在习近平主席积极推动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

这是展现担当的大国行动——

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写有“铁杆朋友,风雨同行”字样的中方捐赠医疗物资从飞机上卸下(2020年3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石中玉摄

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写有“铁杆朋友,风雨同行”字样的中方捐赠医疗物资从飞机上卸下(2020年3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石中玉摄

在各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中国挺身而出,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2020年3月21日,中国援塞抗疫医疗专家和物资抵达贝尔格莱德机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迎接,为五星红旗献上深情一吻。“感谢习近平主席!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中国人民!”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主席分别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致慰问电。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向两国提供紧急援助。

中土两国救援队队员在土耳其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转移一名救出的幸存者(2023年2月12日摄)。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

中土两国救援队队员在土耳其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转移一名救出的幸存者(2023年2月12日摄)。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