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远山的回响|这个宝藏乡村“又土又潮” 70余位“新村民”带它火出圈(3)

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外回到国内,张海江在这些参观者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有了更多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另一项计划也悄然落地了。“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将青山村打造成为全国首个‘无塑料袋’村。”2019年,张海江发起“自然好邻居”计划。

作为青山村产业共富计划之一,“自然好邻居”项目提倡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并鼓励村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和经营方式,来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些理念,在叶姐的民宿里就得到了很大的体现。不使用一次性制品、垃圾须分类,这些做法都摆在明面上,奖励也更直接:表现好的民宿,会优先推荐游客入住,还能进行星级评比。

“村里定期检查,很严格的。”叶姐说。

张海江心里很清楚,这些不仅帮助村民年均增收数万元,更为持久的是,村民还会将餐饮住宿收入的一部分捐赠给可持续的水源保护,回馈水源保护项目。

这和水库改善水质一个道理,建立“老村民”与水库的利益关联,才是一个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

每次前往龙坞水库探查水质,看到路上的垃圾,张海江都会习惯性地弯腰捡起,似乎已是一种肌肉记忆。而路过的村民也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亲切地和他打着招呼。“捡一个就少一个”的环保意识早已刻在张海江心里。

融合与共生

张海江很忙,常常出差,但他对村里的情况却了如指掌,帮助“新村民”宣传最近的环保活动,整理青山自然学校的最新课程,为游客带路到地图上搜索不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在探索未来乡村发展过程中,张海江笑称自己就像一个拓荒者。

“一个农村往下发展,必然碰到一个问题,就是有新的人进来,既会打破人口结构,同时也意味着知识结构被打破,固有观念受到冲击。”张海江觉得,现在中国很多农村面临的问题是:当原本固有的观念受到冲击时,该如何去应对?

在青山村,张海江找到了答案——未来乡村议事会。

这是由余杭区委统战部门牵头,黄湖镇政府,青山村村委会等共同发起的,为新老村民搭建的坦诚沟通的“桥梁”。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下午定期举办,新老村民和村干部各抒己见、协商共议。

青山村里还来了一位外国人。三年前,德国人Nicole跟随先生来到青山村,与张海江一道,为新老村民举办堆肥培训,推动厨余垃圾的环保处理和再利用。

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包括参加议事会。

远山的回响|这个宝藏乡村“又土又潮” 70余位“新村民”带它火出圈

青山村航拍图(央广网记者尚天宇摄)

就在两个月前,新老村民再次走进青山访客中心二楼。以智慧屏为中心,桌子呈U字型摆放,大家围坐在一起,张海江和Nicole也准时参加。以“青山村饮用水水源”为议题,议事会“剑拔弩张”。

村民率先发问,问题一个比一个犀利:“收水费就能促进大家节约用水吗?”“之前承诺水库再次启用在8月底执行,还没进展?”

张海江当然理解“老村民”心里的结,这是他扎根农村多年来的经验。

2020年下半年,青山村因长期干旱、原有供水系统老化等问题,导致供水不稳定,龙坞水库的水不够用了。为保障村民饮用水稳定供应,当地水务集团对青山村进行大管网改造,一般情况下仍由龙坞水库供水,在旱季龙坞水库水量不足时则启用新的水源。

然而,矛盾也就此产生。

一方面,原本免费的水要收水费,这使“老村民”无法接受。“凭什么现在让我们交水费?”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我们就想吃龙坞水库的水,水质好,泡出来的茶不会‘浑’。”

可在“新村民”那,则认为这是常识性的东西。“‘老村民’水龙头再不拧紧,水确实是不够用了,冬天甚至需要水务公司派送水车挨家挨户送水。”

村干部作为新老村民之间的纽带,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这才“灭了火”:水价按照标准水价80%收取。且户籍为本村人员,每人每月可免费使用两吨水。

远山的回响|这个宝藏乡村“又土又潮” 70余位“新村民”带它火出圈

未来乡村议事会现场(央广网记者尚天宇摄)

这不是一个说服的过程,事实就摆在那里:开始收水费后,村子每天用水量由5000多吨骤降到1500吨,原计划8月底让村民喝到龙坞水库的水,也提前到了8月中旬……

气候变化不能逆转,这是全球的事情,但这个话题,对于一个祖祖辈辈在乡村的“老村民”来说,似乎相隔很远。张海江觉得:“很简单,要做到信息公开,推动向大家期望的方向发展。”

这是张海江扎根乡村7年来积淀下来的“智慧”。

找回自我又重建自我

张海江至今记得第一次来青山村时的感受,甚至是时间,“2015年6月28日”,他脱口而出。彼时他觉得青山村真的很美,大自然带来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过了7年时间,当初的这种新鲜感还在。

不同的是,他对青山村的理解又多了一层。“很土很潮有未来”,这是张海江做客综艺节目时对青山村的定义。

他解释说,“很土”,并不是说它土得掉渣。它是一个农村,有农业,有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村民,它有着中国乡土特色。这个“土”是土地的土。而如今,随着“新村民”的到来和青年返乡,原本“很土”的乡村被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文化。“也正因为这样的传统和新潮,才奠定了现代乡村的未来。”他说。

青山村被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确定为“未来乡村实验区”。2020年,余杭区出台《“未来乡村实验区”改革实施方案》和《“未来乡村实验区”改革二十八条》,并选取青山村作为试点。“它很具有代表性,或许为城市周边乡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张海江说。

2021年,张海江获得全国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颁发的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成为代表浙江获“母亲河奖”表彰的4个获奖者之一。

远山的回响|这个宝藏乡村“又土又潮” 70余位“新村民”带它火出圈

张海江与他养的两只狗(央广网记者尚天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