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牢记嘱托建新功 | 一位桥吊司机的拧劲儿和闯劲儿(2)

“过去我们工作时全凭肉眼。用上远控后,操作传统设备‘望闻问切’的方法都不管用了,没有自己的直观感受,只能依靠画面和数据。”竺士杰说,“驾驭这样的远控设备,对我来说是全新课题。”

去年6月,穿山港区完成首台传统桥吊的远控改造,竺士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分多钟!首次尝试,耗时比操作传统设备的平均用时足足多出一倍。竺士杰心里不是滋味:“这哪行啊,用时太长了!”

桥吊效率是一座港口运行效率的关键指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一流标准,远控操作效率必须提高!”竺士杰“不服输”的拧劲儿上来了。

当年,技校毕业进入港口工作之初,竺士杰就憋着要争上游。工作不到半年,他就成为操作20多米高龙门吊的熟练工。“桥吊司机技术含量更高,我就想上40多米的桥吊挑战自己。”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让他创造了一小时起吊185个集装箱的纪录,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如今面对新挑战,竺士杰又成了刚入门的“学徒”,一头扎进对远控操作的研究,也激起了自己的闯劲儿。

没有经验可循,就自己摸索。他和同事研发了一套集装箱码头作业动态模型。“有了模型,能把抽象理论变成直观动作,让司机理解设备运行原理,在操作端降低故障率。”

采集数据、设计图纸、寻找材料……日常工作之余,竺士杰把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开发这个模型上。没有模具就自己开发,没有现成零件,就想方设法找东西替代,光是吊具伸缩梁,就来回试了十几种不同规格的磁铁。

竺士杰(左三)在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穿山港区的工作室内利用模型向青年工人讲述桥吊操作原理(2022年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一个寻常的周六,早上7点,电话急促地响起,是模型师傅打来的:“竺师傅,不好了,工作室着火了。”

竺士杰一下子蒙了,火急火燎赶到现场。设计图纸和刚做完的桥吊大梁模型都烧没了,两三个月的努力付之一炬。竺士杰心乱如麻。

幸好,模型数据保存在电脑里。冷静下来,竺士杰告诉自己,哪怕回到起点,这条路也一定要走下去。自此,下班后、节假日,只要一有空,竺士杰就上门找模型师傅,从头再来。

“这套模型用了一年多才做成,近万个零件,精度误差不到1毫米。”竺士杰操作模型遥控器,吊臂的收放、钢丝绳的松紧、吊具的倾转角度……真实作业场景被最大限度还原。“现在它可是我们司机培训的独门‘宝贝’。”

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里,还有不少“宝贝”让竺士杰如数家珍:和高校合作开发的远控模拟设备,既不占用码头作业资源,又提供了实践操作平台,培训司机可少不了它;沉甸甸的操作手册,记录了自己20多年的操作经验,这两年多,这本操作法越写越厚,司机远控吊箱的平均时间越来越短……

竺士杰和同事们一边钻研理论知识,一边苦练操作技术,终于有了收获——

宽敞明亮的远程控制室里,19个摄像头传回作业现场不同角度的画面,清晰呈现在6块屏幕上。竺士杰端坐在操作台前,眼观六路,确认着码头作业面安全。

“一切准备就绪。”一挡、两挡、三挡……左手轻推摇杆,千米之外的49号桥吊无人司机室开始向前运行;右手同时推动吊具起升手柄,吊具在空中划出一道流畅弧线,精准定位,稳稳抓住集装箱。

“起吊环节我最不放心,一旦叠放的集装箱和下层有勾带,可能造成掉箱,那麻烦就大了。”竺士杰缓缓拉着操纵杆,敏锐的目光在各个屏幕扫过,不漏过起吊状态的每一帧信息。

海陆两侧监控画面无误,重量显示器数据正常。竺士杰放下心,一串熟练的操作,集装箱稳稳落在卡车上。

“1分36秒!”数字在计时器上定格,竺士杰挥了挥握紧的拳头,“太好了!基本接近传统设备的操作时间!”

“箱子运行环节还可以优化,在人工介入和系统之间,尽量无缝对接。”拧开矿泉水瓶盖,还顾不上喝一口,竺士杰便和身旁的工程师交流操作感受,提出改进建议。

竺士杰(右二)在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穿山港区的工作室内利用岸桥远控模拟操作终端向青年工人讲解桥吊操作技巧(2022年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远程控制室窗外,来自全球各地的万吨巨轮靠泊装卸,桥吊与卡车娴熟配合,各环节流畅操作如同一首不间断的码头协奏曲。

“到明年3月,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会有9台桥吊完成远控改造,智能化、自动化将使码头整体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竺士杰摩挲着远控摇杆,“到时候,我们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目标会再迈进一步。”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