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潜心治学 悉心育人(最美教师)(2)

熊有伦的学生们记得,前几年到导师家中拜年时,总会看到他的餐桌上堆满手稿。坐在计算机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慢慢敲击键盘,输入复杂的数学符号和公式。“公式是要印在教材上的,容不得一点差错。”在这样的坚持下,熊有伦花费3年多的时间,完成了70余万字的《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2021年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工科的专业课教材要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的研究领域有比较宽广的空间。”熊有伦告诉记者,自己特别注重教材的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实践性,“希望我们的学生通过前瞻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毕业投入工作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科研带教学、教学促科研”

“求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课就是熊老师讲授的‘机器人学’。”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陶波回忆20多年前听课的场景,“往往还没到上课时间,教室里就已座无虚席。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来旁听,来晚了只能站在教室外面听课。”

陶波回忆,授课过程中,熊有伦邀请了多位从事机器人领域研究的知名学者为学生作专题讲座,把前沿的理论和知识带到课堂上。“当时,我刚刚读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在熊老师的课上,我们不仅能系统学习机器人学的基础知识,还能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这让我感受到科研的魅力,激发了我对科研的兴趣。”陶波说。

为什么有这样的课程设计?熊有伦道出自己的教学“秘诀”:“要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科研带教学、教学促科研。”在教学中,他也在与青年学生一起探索新的知识。“在‘机器人学’课堂上,我发现了很多优秀学生,他们是科研的新生力量。”熊有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