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今天(8月26日)开始,《焦点访谈》将播出系列节目《餐桌内外看变化》,我们先来关注种子。一粒种子,包含成千上万的遗传密码,被称为农业的“芯片”。这米饭香不香、大豆能出多少油、玉米糯不糯、水果甜不甜,种子是关键。中国种子都来自哪里?优质品种是怎么培育的?又该如何保障好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呢?今天通过剖析一粒玉米种子,来体验如何打造中国农业“芯片”。
盛夏,北京郊区的这片农田里,幼儿园的老师们正带着孩子,收获今年春天他们自己种下的玉米。
玉米,原产南美,500年前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口粮之一。现在,中国人每年要吃掉接近1000万吨玉米,大家对玉米的需求,早已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
今天,消费者在菜场、超市里挑选的各类玉米,很少是农民自己留种种出来的,大多都是育种专家们选育的品种。
目前在我国,杂交育种仍是农作物最主要的育种方式。想要培育出一款又甜又糯的玉米,首先就要找到优质的甜玉米和糯玉米。对育种专家来说,找到携带优质基因的父本和母本,是育出好种的最大前提。
在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作物种质库里,李立会正和团队人员一起查看刚刚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种子。这里是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战略保存中心,除了保存在各地种质圃中的多年生、无性繁殖以及野生资源外,这里保存着45万余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光玉米种质资源就有三万多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也是农作物的遗传资源、基因资源,决定着农作物的所有特征性状。
此前,我国曾先后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开展过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护了一大批珍稀、重要资源,但当时普查并不全面,还有不少品种散落在各地。2015年,农业部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保护种质资源,就是保护我们农业“芯片”的根本。放眼世界,每个农业强国,都需要拥有强大的种质库。
截至今年6月,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已经收集到了11.3万份种质资源。这些新收集的种子,将在田间种植2—3年,定期观测记录,鉴定确认为独一无二的特征后,最终形成一份包含30多项表型特征的“身份证”然后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