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荔枝新闻推出“青春守艺人”系列双语微纪录片《非遗有新人》,穿越千年文脉,跋涉千山万水,记录传统非遗的焕新故事,聆听青春传承的时代之音。一期一会,影像留住记忆,涵养精神文脉、厚植文化自信,向世界呈现绚烂多彩、赓续绵延的中华文明。
粉墙黛瓦,庭院深深,坐落于南京城南的甘熙故居,俗称“九十九间半”,是我国大城市中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每逢节庆假日,游人如织,他们徜徉在马头墙、花格窗之间,总能听到几曲婉转悠扬的唱词,那就是地道的南京本土曲艺——南京白局。
作为南京唯一的方言说唱艺术,南京白局用原汁原味的南京话说唱故事,被称为老南京的“方言仓库”,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而刚满二十岁的袁颖,已经在这个院子里唱了五年南京白局,她和许多年轻人一起,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新的活力。
方言说唱:一种记录,一种使命
南京白局的诞生离不开兴盛一时的云锦产业。清代,云锦工人们为了打发枯燥的做工时间,一边织锦,一边唱些江南小曲。闲暇之余,未唱尽兴的工人便在街头河畔摆局演唱,白摆一局不收费,“白局”因此得名,传播开来。从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到历史传说、节庆民俗,南京白局用极具特色的方言俚语描绘着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
时代风云变幻,白局也随云锦产业起起伏伏。直到上世纪50年代,南京白局剧团的成立将这门艺术保留了下来。2008年,继南京云锦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这项由织锦工人创造的南京地方特色曲艺,也申报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曲种迎来了传承保护的好时机。
2014年,十二岁的袁颖在电视上看到了南京白局的表演,优美婉转的腔调在她的心中悄然种下了种子。三年之后,她在学校得知有白局选修课,第一个举手报名,一转眼五年就过去了。
“白局一般是坐唱形式,表演有单口、对口和群口之分,伴奏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板和鼓,另外还有碟子和键子组成的小打击乐器,这是白局特有的演奏乐器。”说起白局,袁颖如数家珍,“我们第一堂课就是学打碟子,在舞台上女生都要打碟子,打不稳就会分心影响表演”,回忆起初学的两三个月,袁颖每晚都在练习,“敲得爸妈都烦了”。
这小小的碟子和键子,正是南京白局草根性的生动展示——数百年前的织锦工人正是随手拿起身边的酱油碟和筷子,击碟而歌,从机房唱到了广阔的民间天地。“白局传唱的就是南京本土的生活,很能代表南京,我觉得我作为南京人有传承的使命感”,袁颖说,之所以第一个举手报名,也许正是这种信念感推了自己一把。
口传心授:一种磨练,一种体验
学习白局的这五年,袁颖基本每个节假日都会参与白局的排练与演出,几乎没有请过假,哪怕是阖家团聚的春节,她也赶最早一班地铁,从六合老家赶到老城南演出,这让她的师父许茹和师奶黄玲玲都赞不绝口。
黄玲玲是南京白局剧团培养出的第一代专业白局演员,上世纪80年代,白局老艺人聂少庭临终前,将传承白局的遗志托付给了黄玲玲和几位同门。此后几十年间,黄玲玲为白局传承四处奔走,女儿许茹也辞去高薪职位,同她一起成立了南京金陵风白局曲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