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大时代】嘉兴:红船起航地百年逐梦共富 打造世界级诗画江南样板(4)

18年来,嘉兴的城乡公共服务更加均等。资料显示,嘉兴率先在全国实现“村村通公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满堂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县域医共体建设等,成为浙江的样板。

城市人群的精神生活充实而美好。在嘉兴的农村,人们的精神与情感又如何寄托与表达?

在嘉兴市嘉善县,当地始终将政治引领作用贯穿乡村发展全过程,以“善”养人,以“善”润心,天凝社区文化礼堂、魏中村文化礼堂、缪家村文化礼堂……一座座各具特色、功能俱全、亮点纷呈的乡村文化礼堂成为乡村最亮的风景。

乡土需要韵味,乡愁需要表达。随着嘉兴农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画成了嘉兴农村人留住乡愁、情感寄托的表达方式之一。在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之称的嘉兴市秀洲区,一代代“东方毕加索”正描绘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大时代】嘉兴:红船起航地百年逐梦共富 打造世界级诗画江南样板

在嘉兴市秀洲区胜丰村,坚持农民画创作20多年的张金泉介绍自己的作品(央广网记者魏炜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嘉兴市秀洲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新时代的农民实现了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有,擦亮我们精神富裕的金名片。”

在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中,嘉兴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幸福图景逐渐清晰,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先行探路。

在桐乡乌镇,数字经济、国际范儿让这个千年水乡走上世界舞台。从2014年到2021年,在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走过了8个年头,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今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式组建为国际组织。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转型为国际组织年会,这也为乌镇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

迎风口、重突破。如今,桐乡正全力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奋力打造数字经济引领下的“现代化的世界乌镇”。

【大时代】嘉兴:红船起航地百年逐梦共富 打造世界级诗画江南样板

世界互联网大会让乌镇走向世界的舞台(央广网记者魏炜摄)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作为浙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嘉兴迅速行动,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杭州湾北岸强劲活跃的璀璨明珠。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统筹是共同富裕的保障。”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说,“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是我们的目标和动力。2022年,嘉兴要率先形成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努力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市域范例。”

革命的红色、经济的蓝色、文化的青色、生活的金色、生态的绿色在嘉兴大地上交相辉映,如今,“五彩嘉兴”的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百家读城:

嘉兴,静卧在水的怀抱里,东临大海,南倚钱塘,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这里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嘉兴的地名中,多有带水的,有湖、河、浜、泖、荡、漾、泾、港、滩、溇、溪,如果嘉兴是个人,那他五行一定不缺水。这里,春秋时叫“长水”,唐宋时名“秀水”,水悠长,水秀美,安知当年流连江南的白居易,不是在嘉兴写出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

一部嘉兴文明史,是水来写就的。七千年前的马家浜,祖先们在这片水草丰茂、碧水微澜的土地上,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开启了“江南文化之源”;隋唐时的大运河,开凿出一个嘉兴经济发展的拐点,“粟转千艘压绿波,万家灯火傍长河”,嘉兴如轻舟已过万重山,应“运”而兴;一百年前南湖,一个波澜不惊、荷花盛开的夏日,“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一条红船开启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航程。从马家浜、运河到南湖,嘉兴的水,缓缓流过七千年岁月,承载着往事和记忆,奔涌着光荣与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红船时所说的:“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嘉兴的水,漫过世事沧桑,融入古城的生命,滋养着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士美民秀”“好读书,虽三家之村必储经籍”,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成了嘉兴最为悠久的传统。从西汉辞赋名家严忌、严助,到干宝、吴镇、朱彝尊、查慎行,一直到茅盾、徐志摩、王国维、丰子恺、金庸、余华……嘉兴的文脉如水脉,数千年汪洋恣肆,生生不息,流淌在禾城的岁月里,流淌在百姓的市井中,以“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姿态,诠释着“上善若水”的真谛。

南湖水长流,甘甜泽民生。嘉兴,这座以水为魂的城市,牢记总书记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的殷殷嘱托,在共富路上行稳致远。这座不过四千平方公里的小城,GDP六千多亿元、全省第五,财政总收入一千多亿元、全省第三。最瞩目的是,嘉兴所辖7个县(市、区)全部列入“中国城乡统筹百佳县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60∶1,全国最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列全省第一。

273个智慧书房和礼堂书屋、400多个图书流通站点,如田间小溪,触手可及;“文化有约”每年的2000多个、5000多场次公益文化项目,如春天细雨,润物无声。而“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圈”,更让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如春水般弥漫在每个人的心间。嘉兴,把来自新时代的馈赠,如“水流四方”,润泽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如“水利万物”,滋养着这里的每一位子民。

水润嘉兴。绵绵运河水孕育着奔涌的智慧,滚滚钱江潮挥洒出激越的诗行,明亮澄净的南湖水,更是永恒的根和魂。嘉兴的水,潺湲着静好的岁月、万世的风景。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作家协会主席、高级编辑)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