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大时代】嘉兴:红船起航地百年逐梦共富 打造世界级诗画江南样板(2)

乡村美,产业兴。嘉兴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的致富经,就是做食用菌的全产业链开发。以前长啸村曾是生猪散养大村,全村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在家中养猪。近年来,长啸村积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了浙江首个棚下养菇、棚顶发电的“农光互补”食用菌基地。小菌菇撬动大产业,催生了“美丽经济”。

长啸村党委书记许国初对运营乡村产业颇有心得。他说,村里配套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

【大时代】嘉兴:红船起航地百年逐梦共富 打造世界级诗画江南样板

2021年,嘉兴市区快速路环线一二期工程主线全线通车,为民众出行带来便捷(央广网发田建明摄)

回顾推动城乡一体化18年的改革实践,嘉兴持续推进“扩中”“提低”改革,完善大社保体系,促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示范上全力争先。如今,嘉兴所有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都超过120万元,所有县(市、区)都是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前40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一,是浙江乃至全国发展最均衡的地方。

众筹智慧与首创精神相得益彰

嘉兴自古人文荟萃、商业繁盛。钱江潮水从这里奔涌而下,杭州湾跨海大桥在这里蜿蜒向南,纵横乡间的河道百转千回,也让河运发达起来。

“没想到‘众筹码头’才刚租出去,1500元的分红已经到手了。”今年年初,平湖市新埭镇大齐塘村“众筹码头”正式通航,村民欢天喜地地拿到码头项目带来的首期共富收益金,笑得合不拢嘴。

这个“众筹码头”是大齐塘村集村民智慧、以所有村民众筹入股形式新建的内河码头。

【大时代】嘉兴:红船起航地百年逐梦共富 打造世界级诗画江南样板

平湖内河航道船只来往穿梭(央广网发平湖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码头准备筹划建设时,大齐塘村28户党员、乡贤等主动捐资36万元,为大齐塘村28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家庭垫付入股资金。“测算下来,村里低收入家庭在没有出资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近1200元一年的收益,让全体村民都享受到共同富裕的成果!”大齐塘村党委书记黄伟说。2021年,大齐塘村集体收入1140万元,码头的启用直接为村集体增收370万元。

“‘众筹码头’创新资金筹集方式,将广大农民组成一个经营和利益共同体,是新型合作经济发展的新创举。‘集体项目众筹制’的理念、方法、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平湖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不得不提到海宁市周王庙镇的博儒桥村。村党委书记吴清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网红名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参观团接踵而至前来取经。

早在2004年,博儒桥村还是个经济薄弱村,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9000元。后来,博儒桥村以“土地无偿、青苗不补、众筹资金、户户同意”的筹资政策,建成19个组级“口袋公园”,实施“小田”变“大田”行动,并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借助资本运营、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等方式,令村集体经济十余年间翻了近67倍,实现了一个落后村到强村的飞跃。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吴清江告诉记者,博儒桥村坚持“党建引领,全民众筹”理念,通过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盘活资源“滚大雪球”,创新开展“共商筹智、共建筹资、共管筹治、共富筹心”的“众筹”模式。

【大时代】嘉兴:红船起航地百年逐梦共富 打造世界级诗画江南样板

桐乡市屠甸镇荣星村村民在田园中锻炼身体(央广网发荣星村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