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推动稳增长政策落实落细(财经观)

多下“绣花功夫”、多做通盘考虑、多用市场化手段、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让稳经济“一揽子”举措尽快落地,为企业应对困难风险、抓住机遇争取更多主动

为扎实稳住经济大盘,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6方面33项具体举措。这33条举措,“退、缓、补、购、奖”多管齐下,以更大力度助企纾困;促投资、增消费、畅循环齐头并进,继续靠前发力稳增长保民生。各地方各部门迅速落实,逐项研究逐条细化,把政策“红包”尽快送到企业手中。

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专项债发行规模较2021年同期增加1.68万亿元,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6月上半月,国家铁路单日货运装车稳定在18万车以上的高水平;6月份前三周,上海全社会用电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2.48%。当前外部环境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疫情和洪涝灾害等对生产的连续性形成一定影响,各方须争分夺秒抓落实,尽可能缩短政策时滞,提升政策效能,为企业应对风险、抓住机遇争取更多主动。

要强化精准思维,多下“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目前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保持在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部分行业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少订单、原材料成本上升、产业链不通、供应链不畅等。针对这类企业的纾困工作,应更加注重在消费终端和产业链、供应链上加力,加大对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力度,增加财政促消费措施,以“点对点”运输等方式协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复工达产。对困难较多、情况较为复杂的重点企业,要进行“一企一策”式帮扶。此外,要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系统、财政资金直达系统的技术优势,做好资金动态监管和政策效果追踪,为后续政策微调提供科学依据。总之,政策落地越精准,成本越低,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