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助力大学生走稳就业路(2)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就业市场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共享经济、平台电商和大数据等新业态下的灵活就业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体现出门槛低、适应力强和方便快捷等优势。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中,灵活就业已占16%之上。“观念一转天地宽”,灵活就业并非贬义,它是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对此要加以合理规划引导,避免高校部门将正规部门就业率、签订三方协议等指标考核绝对化的做法,在简化就业派遣手续、社保权益保护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大力支持大学生参与灵活就业。

要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创业创新队伍的生力军,在各行各业有广阔的创业发展空间。实施这一就业扶持战略,需要针对大学生群体初次参加工作、资本不足和经验少等方面的特点,在强化职业培训、融资担保、经营场地提供和科技孵化等方面,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支撑条件,将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和社保补助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城乡建设各领域中的创业创新活动。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就业就是保民生。随着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周期拉长,慢就业、缓就业以及毕业后失业等现象自然上升,建立健全困难群体的帮扶援助机制十分必要。一方面应加大对重点援助对象的精准援助,必要时引入公益性岗位进行兜底安置;另一方面可探索建立失业救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大学生群体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失业救济金。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重稳就业政策的精准实施和精细化服务,确保实效。一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强化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搭建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中介服务桥梁;二是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通过互联网技术促进云求职、云招聘和云服务,缓解供需两端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就业成本;三是建立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长效运行机制,通过深化高校教育体系改革,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四要调动社会各方就业服务力量,汇聚形成稳就业促就业的强大合力。

(作者:房连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妍彬 CN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