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焦点访谈:建功新时代 劳模精神 成就非凡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2020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从今天开始,《焦点访谈》将推出系列节目《建功新时代》,聚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他们的精神力量。劳动模范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习近平总书记称他们为“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今天,我们就来关注劳模精神。

吴雄飞是安徽合肥一名燃气维修班班长,每天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走街串巷,入户为居民解决各种跟燃气有关的问题。

14年前,刚从部队退伍的吴雄飞,对燃气维修还一无所知。为了胜任这份工作,他从最基本的燃气灶拆装开始,一点一滴积累经验,日复一日苦练技术。

安徽省合肥燃气集团蜀山服务所维修班班长、全国劳动模范吴雄飞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部队里面有盲眼拆枪最基本训练的方式,后来我想通过盲眼拆灶的方式,把灶具拿过来蒙着眼睛拆一拆,练一练。”

焦点访谈:建功新时代 劳模精神 成就非凡

吴雄飞的努力让他的专业技术突飞猛进,别人需要40分钟才能完成一台燃气灶的拆解和安装,他只需要一半的时间。2013年,吴雄飞在安徽省建筑技能大赛燃气灶具维修工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徽匠状元”的称号。

入行14年,吴雄飞为用户服务超过4万次,没有发生一次安全事故,从未接到一次对他的投诉。2015年,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吴雄飞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与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他作为劳模代表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

吴雄飞说:“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习总书记是这样说的,他说我们国家不单单需要高科技支撑,同时也需要踏踏实实的基础工作。这句话对照我的工作,我觉得非常贴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好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焦点访谈:建功新时代 劳模精神 成就非凡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所有劳动模范最本质的特点之一。从1950年至今,我国先后召开16次表彰大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4008人次。在各个历史时期,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杨冬梅说:“原来提的是孟泰精神、时传祥精神、铁人精神,我们要赋予它新内涵,就是总书记在劳模大会上所讲的劳模精神,劳模精神的内涵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不论从事哪一个行业的工作,首先都要爱岗敬业,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主动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业当中来。”

今天,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实现新的奋斗目标,仍然要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劳动模范也需要在新时代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副主任李睿祎说:“劳模精神随着时代发展有不同的侧重,有不同的体现,在新发展理念当中创新是居于首位的,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都离不开劳动者创新创造。”

2021年5月15日,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上开始巡视探测,截至今年4月底,“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上行驶超过1.9公里,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数据。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一次性实现火星探测绕飞、着陆和巡视的国家。火星上留下中国足迹的背后,是航天科技工作者们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创新技术应用的孜孜追求和不懈努力。

孙泽洲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总设计师,“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他和团队一直关注着从火星传来的一切信息。

孙泽洲说:“火星在我们着陆区来讲,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沙尘的程度会更严酷一些。我们3月份左右公布的照片,现在太阳翼上已经沉积了比较多的尘土,这一段时间我们团队也在比较密切地关注‘祝融号’火星车各项传下来的遥测信息,同时也做好了一些准备,我们可以把太阳翼立起来,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

焦点访谈:建功新时代 劳模精神 成就非凡

控制一个远在上亿公里外的探测器精确动作,躲避火星冬季肆虐的风沙,只是孙泽洲和他的团队在“天问一号”研制工作中要解决的无数个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