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强调了什么?(7)

大先生:“经师”和“人师”相统一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中国人民大学老教授、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并同他们亲切交谈。他们当中有我国人口学开拓者与奠基者、今年百岁高龄的邬沧萍教授,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教授等。

总书记希望中青年教师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强调了什么?

△当天习近平看望的部分老教授、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

这并非总书记第一次谈到“大先生”。2016年12月,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去年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总书记再次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强调了什么?

△校史展上,人文社科领域的“大师”。(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8年前考察北京大学时,总书记曾引用教育家梅贻琦说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总书记还谈了自己的体会——“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

在今年这次考察中,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点强调了什么?

△校史展上,吴玉章校长佩戴过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徽。(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